[发明专利]一种合成2,3,3,3-四氟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4958.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雷俊;谭显文;龚海涛;周华东;吴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26 | 分类号: | B01J23/26;B01J23/86;C07C21/18;C07C17/25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24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丙烯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HFO-1234yf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1,1,1,2,2-五氟丙烷气相合成2,3,3,3-四氟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氟制冷剂替代品作为全球热门话题,要求其臭氧消耗潜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值(GWP)要低,大气寿命尽可能短。第一代制冷剂氟氯烃二氯二氟甲烷(CCl2F2,CFC-12)等由于ODP在1左右已被淘汰。作为第一代、第二代过渡性制冷剂替代品氢氟氯烃一氯二氟甲烷(CHClF2,HCFC-22)等,由于其ODP>0,也在逐步被淘汰。第二代制冷剂氢氟烃1,1,1,2-四氟乙烷(CF3CH2F,HFC-134a),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家电及工商制冷设备,还可应用于发泡、灭火、气溶胶和清洗等行业。但是由于HFC-134a温室效应(GWP=1300)比较高,大气寿命长,大量使用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HFO-1234yf作为单一工质的制冷剂,具有优异的环境参数,GWP=4,ODP=0,LCCP(寿命期气候性能)低于HFC-134a,大气分解物与HFC-134a相同。而且其系统性能优于HFC-134a。若选用HFO-1234yf替代HFC-134a制冷剂,则汽车生产商就可以继续沿用原MAC(Mobile Air-Conditioning)系统。所以HFO-1234yf被认为是新一代汽车制冷剂的最佳替代品,目前在西欧已被汽车生产商所接受。在2011年开始逐步推广。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的制备路线,其中以五氟丙烷(HFC-245cb)为原料,脱HF来制备目标产物HFO-1234yf,是一条重点研究的路线。但现有技术大多集中在以1,1,1,2,3-五氟丙烷(CF3CHFCH2F,CFC-245eb)为原料制备HFO-1234yf的技术上,以1,1,1,2,2-五氟丙烷(CF3CHF2CH3,HFC-245cb)为原料制备HFO-1234yf的技术公开较少。
国际专利公开号WO2008/054779,公开日2008年5月8日,发明名称:2,3,3,3-四氟丙烯和/或1,2,3,3-四氟丙烯的生产工艺。该专利披露了一种制备HFO-1234yf或HFO-1234yf和HFO-1234ze的混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CHCl2CF2CF3(HCFC-225ca)、CHClFCF2CClF2(HCFC-225cb,可选的)和H2在氢化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H3CF2CF3(HFC-245cb),当起始原料中有HCFC-225cb时,则产物中有CH2FCF2CHF2(HFC-245ca);(b)将步骤(a)的产物脱除HF,生成包含HFO-1234yf的产物混合物,如(a)的产物中有HFC-245ca,则(b)步骤的产物中含有HFO-1234ze;(c)从产品混合物中回收HFO-1234yf或HFO-1234yf、HFO-1234ze的混合物和/或(d)从HFO-1234yf、HFO-1234ze的混合物中至少分离一部分HFO-1234ye。HFC-245cb脱氟化氢所用的催化剂为碳、氟化铝、氟化氧化铝与三价铬氧化物,该催化剂在高温下容易结碳而失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反应活性高,产品选择性高的由1,1,1,2,2-五氟丙烷气相合成2,3,3,3-四氟丙烯的氟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合成2,3,3,3-四氟丙烯的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以铬为主要组分,选自钴、镁、镍、锌、铝中的一种为辅助组分,其中铬与辅助组分的摩尔比为1:0.02~0.3。
进一步的:
所述铬与辅助组分的摩尔比为1:0.08~0.15。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导电铜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污乳胶漆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