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警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4761.5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叶辉;徐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25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报警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和便利的警务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很大的努力,寻求新的技术或更便捷的系统,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与效率。
目前公安部门日常的接警工作主要有110热线完成,报警人拨打电话热线,由接警人员根据电话内容调配警力,迅速通知附近的巡警出警。而治安巡查主要依靠巡警巡逻完成。
这样的接警和巡查方式包括以下问题:
1、无法得到报警人的现场情况,110热线无法得知报警人的实际情况,从而为误报警的电话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资源;
2、一些人因为怕麻烦,或者缺乏报警手段,浪费了报警的黄金时间;
3、巡警巡逻难免出现死角,无法做到实时监控,而全球眼安装位置较高,无法获取的细致的情况,比如人面部信息。
4、对巡警的巡逻无法进行考核,巡逻的管理监督无法进行。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报警人的图像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报警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报警人的图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终端。该报警终端包括:远程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报警中心的控制命令,并将本地的报警数据传输给报警中心;报警触发装置,用于获取报警人的操作指令,第一拍摄装置,用于采集报警人或经过报警终端的人员的图像;话机,用于传输报警人和接警人的声音信号;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远程通信装置、报警触发装置、第一拍摄装置、和话机连接,用于按照远程通信装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或报警触发装置获取到的操作指令向第一拍摄装置和话机发送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换为报警数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音视频采集卡,与话机和第一拍摄装置分别连接,用于采集声音信号和图像;数据处理装置,与音视频采集卡连接,还用于获取音视频采集卡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和图像。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与第一拍摄装置连接,用于根据图像识别图像中人员的身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第二拍摄装置,用于监控报警终端周边环境;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按照远程通信装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或报警触发装置获取到的操作指令向第二拍摄装置发送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拍摄装置调整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数据处理装置通过串口与第二拍摄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智能卡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持卡人智能卡的存储信息,保存刷卡时间记录并上传存储信息和刷卡时间记录。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光线传感器,用于采集报警终端周边环境的亮度信号;警灯,与数据处理装置和光线传感器分别连接,用于按照亮度信号或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启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高音喇叭,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用于按照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发出对应的声音。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显示屏,用于按照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对应的视频信号,该显示屏为LED、液晶屏、触摸屏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报警终端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报警终端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振动信号发送驱散控制信号;驱散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连接,用于按照驱散控制信号进行人群驱散。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报警人对报警触发装置进行操作或者报警中心通过远程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时,通过话机和拍摄装置采集报警人的图像和声音信号,并通过远程通信装置将本地的报警数据上传给报警中心,实现了视频报警,接案人可以根据报警人的图像初步判断现场情况,更好的进行调度和处理,以防止误报警导致的警力浪费。同时,报警中心可以记录报警人的图像和通话过程,以便于对后期报警情况的查询。在一些治安问题严重的区域,可以配置该报警终端,也可以解决有些人因嫌报警麻烦造成的错过报警时机,为公安人员的快速处置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报警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报警终端的各外设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