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炼胶系统SSM以及炼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4639.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卫;边祥忠;郑昆;陈松;赵岳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B29B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系统 ssm 以及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橡胶炼胶系统和炼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整个炼胶工艺中,向胶料中加入硫磺促进剂等硫化助剂是一个关键步骤,其是影响炼胶质量好坏的最直接因素。目前,在传统的炼胶工艺中,加硫化助剂是在各组终炼用开炼机上进行的,其设备布局如图1所示:上辅机1在三楼,密炼机2在二楼,中心开炼机3在一楼,通过输送系统4将胶送到终炼用开炼机5、终炼用开炼机6、终炼用开炼机7以及终炼用开炼机8,上述终炼用开炼机5-8直线排列在中心开炼机后面,每组终炼开炼机后面紧跟一套加硫化助剂的加硫装置9,终炼开炼机的后面是输送系统10,通过输送系统10排胶,经由冷却装置11冷却、从出片存放装置12出片,从而完成整个炼胶过程。
从图1和上述的描述我们看出,采用在各组终炼开炼机上加硫化助剂的方式,不但增加了设备的数量,而且造成设备投资的浪费,从而导致加工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采用分开的加硫装置给各组开炼机加硫化助剂,容易造成各组开炼机由于加硫化助剂时发生问题而影响胶料以及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轮胎等橡胶制品生产中急需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能保证胶料加工质量的橡胶炼胶系统和炼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橡胶炼胶系统和炼胶方法,以降低炼胶加工的成本并保证胶料的加工成本,满足各种生产场合之需求。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炼胶系统,其包括:上辅机、密炼机、中心开炼机以及至少一个终炼开炼机,其特征在于:通过胶料传送带,将所述上辅机、密炼机、中心开炼机依次连接,所述中心开炼机同所述至少一个终炼开炼机之间连接有加硫装置。
其中,进一步包括冷却装置和出片存放装置。
其中,所述中心开炼机为两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橡胶炼胶方法,其上橡胶炼胶系统进行炼胶,其特征在于:
将橡胶以及从上辅机传递来的炭黑添加剂投入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
所述密炼机将胶料排胶到中心开炼机;
所述中心开炼机对胶料进行快速冷却和补充混炼;
以胶片形式将胶料排胶到所述中心开炼机与第一输送系统之间的中心输送皮带上;
在中心开炼机往中心输送皮带排胶的同时,加硫装置将称量好的硫化助剂母胶输送到排出来的胶片上;
通过第一输送系统将出胶的胶片和硫化助剂母胶输送到至少一台终炼开炼机上进行开炼。
其中,该橡胶炼胶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台终炼开炼机对接收到传递来的胶料进行8~15分钟的炼胶,然后排胶,冷却、出片。
其中,所述硫化助剂母胶的投入点在中心开炼机。
其中,所述硫化助剂母胶的投入点在所述中心开炼机与第一输送系统之间的中心输送皮带上。
在本发明的橡胶炼胶方法中,硫磺促进剂等硫化助剂在中心开炼机排胶时添加,然后通过输送系统传递给下游各组开炼机。此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加硫化助剂时的粉尘飞扬和流失,即保证了硫化助剂的定量供给,又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加硫化助剂方式,避免了下面各组开炼机上分别加硫化助剂时出现错误的几率,保证了终炼胶性能和质量的稳定。另外,采用在各组中心开炼机上加硫化助剂的方式,不但减少了设备的数量,而且节约了设备投资,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炼胶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橡胶炼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2,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活塞卡簧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带限位的简易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