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静电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962.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民;李俊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马晓亚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静电 结构 液晶显示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静电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在信息科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液晶显示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些产品对于抗静电的要求特别高。当施加在液晶盒上的电压撤除后,由于静电感应,液晶盒中的电场未能在瞬间消失,仍有部分的像素处于显示状态,并维持一段时间才消失。目前很多厂商采用在液晶中添加一些抗静电剂来降低静电的残留时间,但这种方法因在液晶中添加了其他物质,也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可靠性。
目前研究者较多的是采用在偏光片和玻璃基板之间增加导电膜的方法使聚焦在像素点上的静电能更迅速地分散。如公告为CN2849767Y和CN202548490U的中国专利都采用这样方法消除液晶显示器面板产生的静电。。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防静电的液晶显示结构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结构包括上下两片平行且相互对应配置的彩膜基板10阵列基板2,夹在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1之间的液晶分子层6和封胶物3,在阵列基板之下具有下偏光片1,在彩膜基板10之上具有上偏光片5,在上偏光片和彩膜基板之间具有一层导电膜4,用于静电防护和电场屏蔽的作用。导电膜4的电阻越小其静电防护能力越强,但是要达到较小的电阻,导电膜的膜厚要相应增加,从而会导致面板总体穿透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抗静电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使得液晶显示器的抗静电能力增强,并且不降低面板的穿透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静电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阵列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
液晶层形成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在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上的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膜之上的上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膜的面积,所述第二导电膜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为沿所述彩膜基板四周边缘围成的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的材料可以为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氧化镓锌(GZO)。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膜的材料可以为铜,铝,银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覆盖部分上偏光片,且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至多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全部非有效显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膜的透过率大于9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膜的方块电阻小于50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抗静电结构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液晶盒;
在所述液晶盒的彩膜基板上面形成第一导电膜;
在所述第一导电膜上贴附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膜的面积;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覆盖第二导电膜。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覆盖第二导电膜步骤包括:
通过丝印工艺将所述第二导电膜直接印刷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上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导电膜的一侧上覆盖有第一保护膜。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覆盖第二导电膜步骤包括:
整面印刷所述第二导电膜;
形成液晶显示面板;
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组装成模组时,剥离所述第一保护膜,以暴露出全部上偏光片区域。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覆盖第二导电膜步骤包括:
剥离所述第一保护膜;
整面印刷所述第二导电膜;
刻蚀所述的第二导电膜,以暴露出全部上偏光片区域;
在所述上偏光片上重新贴附所述第一保护膜。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导电膜未被上偏光片覆盖的区域覆盖第二导电膜步骤包括:
剥离所述第一保护膜;
通过丝印工艺印刷所述第二导电膜,其中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覆盖部分上偏光片,且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至多覆盖液晶显示器的全部非有效显示区域。
在所述上偏光片上重新贴附所述第一保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