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943.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飞;徐兆全;张宝兰;李超;刘行;董桂红;熊建波;范志宏;涂启华;唐光星;曾志文;杨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性能 系统化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混凝土温度应力参数判断混凝土的抗裂安全系数;
S2、检测混凝土收缩应变值判断混凝土的收缩应变量;
S3、检测混凝土成熟度建立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曲线;
S4、中央处理器模拟计算出混凝土的应力集中点;
S5、检测混凝土实体模型的摩擦系数判断混凝土约束程度;
S6、根据上述步骤综合评判混凝土抗裂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多份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制备成多份混凝土浆体;
S12、将各混凝土浆体分别浇筑至温度应力试验机中;
S13、控制温度应力试验机分别检测各混凝土浆体的温度应力参数;
S14、中央处理器根据各混凝土浆体的温度应力参数计算出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值;
S15、中央处理器根据预设的实测拉应力值与各混凝土温度应力值进行对比,并计算出各混凝土的抗裂安全系数;
S16、筛选出符合抗裂安全系数范围的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多份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按其水胶比制备成多份混凝土浆体;
S22、通过小圆环试验对各混凝土浆体进行标准范围内的收缩应变监测;
S23、监测各混凝土的开裂时间,并筛选出不易开裂的混凝土;
S24、将多份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制备成多份混凝土浆体;
S25、将各混凝土浆体分别浇筑至干燥收缩和自收缩仪中;
S26、测量出混凝土浆体在规定时间内的收缩量;
S27、将多份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浇筑足尺寸试浇块模型;
S28、通过设置在足尺寸试浇块模型内收缩特征点位上的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在各时间点的收缩应变值;
S29、中央处理器根据各收缩应变值分析混凝土收缩应变趋势,并依此判断混凝土收缩应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混凝土构件的各温度采集点设置温度传感器;
S32、中央处理器将实时监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出混凝土各温度采集点的混凝土成熟度曲线;
S33、在试验室中测得各混凝土试浇块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S34、中央处理器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中央处理器建立混凝土的力学模型;
S42、在力学模型上选取作用力的施力点,并模拟施力过程;
S43、中央处理器对各施力点的作用力进行叠加计算得出各施力点的应力值,以此找出混凝土的应力集中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利用重力相似准则制造混凝土实体模型;
S52、利用千斤顶水平拖拉混凝土实体模型并检测拉力值;
S53、根据混凝土实体模型的重量和拉力值计算出摩擦系数;
S54、通过摩擦系数判断混凝土约束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实体模型是长度为1m,且底面形状与实际混凝土相同的长方体混凝土块,底部支撑情况与实际混凝土相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器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混凝土各温度采集点的混凝土成熟度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器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曲线:
E=E0·(1-e-at)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系统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器采用埋入式振弦应变传感器,所述足尺寸试浇块模型长度不小于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9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