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调光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93575.X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卿;周翊民;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梁珣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调光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调光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是LED最突出的优点之一,也是政府发布政策推行该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目前LED调光方式有多种,主要有:(1)线性调光,(2)可控硅调光,(3)脉冲宽度调制(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调光。三种调光技术各有优劣。线性调光基于简单的分压原理,应用简单,无干扰,但其应用不灵活、效率低下。可控硅调光是目前节能灯应用中被普遍采用的调光方式。它的优点在于工作效率较高,性能稳定,但其缺陷根源于可控硅导通后需要电流来保持导通,否则会恢复到截止状态,如果维持电流不够,则导通角不稳定,输出的波形会产生颤动和尖峰,当这样不稳定的输出加到LED两端时,LED就会出现闪烁。PWM调光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LED调光技术,在进行PWM调光时,通过改变输入脉冲信号占空比来调节LED驱动芯片对功率场效应管的栅极控制信号,从而达到调节LED电流的目的,这种调光技术应用简单、效率高、精度高、调光效果好,调光信号频率与LED驱动芯片对功率场效应管的栅极控制信号的频率越接近,线性效果就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调光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线性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调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LED调光请求信号;
依据所述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与LED输入电流对应的亮度调节LED的亮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调光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LED调光请求信号;
调节单元,用于依据所述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与LED输入电流对应的亮度调节LED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具有调光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LED调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LED调光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供电模块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系统的简易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数字/模拟调光方式判断模块单元工作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适应调光方式程序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遥控调光方式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LED调光方法,该方法由LED调光系统完成,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1、接收LED调光请求信号;
S12、依据所述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与LED输入电流对应的亮度调节LED的亮度。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依据所述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与LED输入电流对应的亮度调节LED的亮度,这样能够根据调节请求信号的实际情况来动态的选择LED的调节方式,这样能充分考虑多种调节方式的优点,所以其具有线性效果好的优点,另外,从LED灯调光方式上来说,基于本发明的LED调光系统将COT/PWM/直流等调光方式相结合,提高了系统能效,提升了用户调光过程中的视觉享受。基于这种方式的LED调光系统,调光效率高,操作简单。
可选的,上述S12的实现方法具体可以为:
如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低于第一电流阈值a对应的亮度时,采用恒定导通时间(英文:Constant-On-Time,简称:COT)方式调节LED的亮度;
如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高于第一电流阈值a对应的亮度,小于第二电流阈值b对应的亮度时,采用PWM方式调整LED的亮度;
如LED调光请求信号的级别高于第二电流阈值b对应的亮度时,根据LED的电流值调整LED的亮度。
可选的,上述S12的实现方法具体可以为:
接收用户输入的LED调节信号,依据该LED调节信号调节LED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制热空调机
- 下一篇:机壳设备以及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