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流盘仪及流盘试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3537.4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邱利明;陈益思;范静宏;郭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流盘仪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运中适运水份极限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流盘仪及流盘试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85届会议通过了《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VI章和第VII章的修正案,同时通过了《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以下简称《IMSBC规则》),该修正案和规则将于2011年1月1日强制生效。
根据《IMSBC规则》的规定,部分固体散装货物在交付船舶运输前,应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对于《IMSBC规则》中规定的易流态化物质,海事管理机构在办理固体散装货物申报备案手续时,应要求提交货物适运水分极限和货物含水量证明。货物适运水分极限的检测应在装货前六个月内按照《IMSBC规则》的规定进行取样和检测,如期间发生可改变货物适运水分极限的情况,应予以重新取样和检测。货物含水量的检测应在装货前7日内按照《IMSBC规则》的规定进行取样和检测,如期间发生可改变货物含水量的降水等情况,应予以重新取样和检测。货物含水量超过货物适运水分极限的,
不得装船运输。目前在国际海运试验适运水份极限(TML)的通用方法中的流盘试验,其用于试验易流态化物质的水份含量、易流态化物质的流盘振动力或离心力作用下的流动水份点(FMP)及试验物质的适运水份极限。
在流盘实验中,目前的技术是将待测易流化物质按照标准要求圆模中捣实,待测易流化物质在圆模中分成三层(形成试样),第一层约占圆模深度的三分之一,第二层应约达到圆模深度的三分之二,第三层应刚好达到圆模顶边的下部,然后撤去圆模,然后通过手工对试样在流盘上25次/分,12.5毫米高处升落50次,如果试样散落,则说明试样的含水量低于流动水份点,此时需要对待测易流化物质进行喷洒水份,然后再取样试验,直到试样试验不会散落为止。
在上述试验过程中,对流盘的升落通过人工手动的操作,采用人工手动升落的操使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也会相当的辛苦,而且转速和升落的高度都不容易达到完全精准的控制,这对试验的准确度带来一定的误差,甚至严重的试验失误。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试验准确度、减轻试验人员工作强度的自动化流盘仪及流盘试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试验准确度、减轻试验人员工作强度的自动化流盘仪。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试验准确度、减轻试验人员工作强度的流盘试验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流盘仪,包括控制系统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主体结构。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和信号解析板,所述工控机用于给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发送控制命令,所述信号解析板连接于所述工控机与驱动装置之间,根据所述控制命令生成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信号;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
流盘装置,所述流盘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转盘及模具,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模具承载于所述转盘上且用于盛装被测物质;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捣棒,所述捣棒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位于所述模具的上方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捣棒对被测物质进行压实。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及悬臂系统,所述悬臂系统包括X悬臂、Y悬臂及Z悬臂,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X悬臂、Y悬臂及Z悬臂带动所述捣棒对被测物质进行压实。
所述自动化流盘仪还设置有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视觉系统对所述模具的位置信息进行跟踪,并将所述模具的位置信息反馈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所述悬臂系统的初始位置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悬臂系统带动所述捣棒对被测物质进行压实。
所述信号解析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产生匹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的功率的的功率驱动板。
所述控制系统装设于机柜上,所述机柜设置有温度显示窗口及湿度显示窗口,所述温度显示窗口及湿度显示窗口分别用于安装温度显示装置及湿度显示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有捣棒固定件,所述捣棒固定件包括有用于固定安装到所述悬臂系统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水平弯折延伸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捣棒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空间学习的跨媒体检索方法
- 下一篇:车辆换道时判断后方路况的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