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3495.4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平县平川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40 | 分类号: | A23F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52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柚子 花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领域,特别涉及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柚子花,花期早而且比较短,一般集中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间开放。而且很少开花,柚子花芽为混合芽,春季萌发时抽梢后开花。结果枝按形态可分为四类:有叶花序枝、无叶花序枝、有叶单花枝、无叶单花枝。树势强的,有叶花序枝和有叶单花枝较多,座果率高;树势弱的,无叶花序枝较多。柚花通常成簇的生长在枝条顶端,含苞时呈子弹型,一旦绽放,雪白花瓣会进开甚至反卷,让鲜黄色的桦粉与黄绿雌蕊更显凸出,在油亮翠绿的叶烘托下,簇簇白花格外耀眼。柚花通常4、5瓣,但有时也会出现3、6瓣的柚花。
柚子花可以用来制成柚子花茶,由柚子鲜花与绿茶相窨而成。但柚子花茶的制作加工难度很大,历史上大多只是作为茉莉花茶窨前的“打底”使用,以弥补春季茉莉花香之不足,因此单独销售的柚子花茶很少见。制作柚花茶,鲜柚花要求当日上午采摘,朵大饱满,色泽洁白,欲放或微开。据说柚花茶香气悠长,茶汤及茶底放置一天香味犹存。传统的柚子花茶,柚子花鲜花要求当日上午采摘,朵大饱满,色泽洁白,欲放或微开。柚子花经摊凉、采瓣、剔除花蕊(窨制低档茶)后,经与茶叶拌和、窨制、通花、起花、复火工序窨制而成。但是,传统工艺需要制茶师傅长年的经验积累,稍有操作不当,所制备的柚子花茶则带有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窨花通过控温控压,使茶胚充分吸收紫花瓣的香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茶胚预处理、窨花两个步骤,所述窨花过程是在高压环境中完成的。
进一步,所述的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茶胚预处理
将茶胚在100-120℃条件下干燥至茶胚水份的占茶胚总质量的4-5%,自然冷却茶胚后,再将茶胚温度将至10-15℃,得预处理茶胚;
B 窨花
采摘柚子花,取其花瓣作原料,将花瓣加温至与所述茶胚温差在10℃以上,将花瓣与所述茶胚混合放置至温度平衡,得拌合物;将拌合物置于38-40℃、1.5-2倍大气压的密闭的条件下放置10-12小时;在环境中降温5-10℃,通入氧气,再次置于38-40℃、1.5-2倍大气压的密闭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去除花瓣,得柚子花茶。
进一步,所述的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茶胚为绿茶胚、红茶胚或普洱茶胚。
进一步,所述的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花瓣与所述茶胚的质量比为1∶1-3。
进一步,所述的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花瓣与所述茶胚的质量比为1∶1.5。
进一步,所述的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柚子花为窨花头日晚采摘。
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得柚子花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将茶胚作烘干和降温等预处理,使茶胚处于“饥饿”状态下,等待吸收花瓣的香味。2)本发明以新鲜的柚子花瓣作为原料,将花瓣适当加温,第一阶段利用温差将香味“传输”给茶胚,后期进一步通过通氧、加压等手段,进一步混合香味。3)采用本方法制备的柚子花茶,香味持久,醇厚,无异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集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组分及其配比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的柚子花茶的制备方法均是花茶制备领域的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选择头日晚采摘的柚子花,去花蕊等,仅保留花瓣,清洗干净,晾干,作为原料。
将绿茶的茶胚在100℃条件下干燥至茶胚水份的占茶胚总质量的5%,自然冷却茶胚后,再将茶胚温度将至10℃,得预处理茶胚。
将花瓣加温至与所述茶胚温差在10℃,将花瓣和预处理茶胚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充分混合,并使花瓣与所述茶胚混合放置至温度平衡,得拌合物;将拌合物置于38℃、1.5倍大气压的密闭的条件下放置10小时;在环境中降温5℃,通入氧气,再次置于38℃、1.5倍大气压的密闭的条件下放置6小时,去除花瓣,得柚子花茶。
实施例二
选择头日晚采摘的柚子花,去花蕊等,仅保留花瓣,清洗干净,晾干,作为原料。
将绿茶的茶胚在120℃条件下干燥至茶胚水份的占茶胚总质量的4%,自然冷却茶胚后,再将茶胚温度将至15℃,得预处理茶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平县平川茶厂,未经梁平县平川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