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2392.6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乔长晟;王凡;李雪;张苗苗;盖丽丰;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氨酸 高产 复合 微生物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聚谷氨酸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组成包括微生物发酵菌液和复合营养素;所述微生物发酵菌液:复合营养素的质量比为1:1;
所述微生物发酵菌液的组成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quefacien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四种菌株的发酵液以1:1:1:1的质量比混合;
所述复合营养素包括氮、磷、钾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质,复合氨基酸,小麦草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谷氨酸高产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GMCC 33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元素为尿素、硫酸铵、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元素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钾元素为硫酸钾、氯化钾、碳酸钾、硝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组成为:钙、镁、硅、锌、锰、硼、铁、铜,均以其可溶性化合物的形式添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质为腐植酸或可溶性蛋白或两者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的组成为: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斜面活化
将4℃斜面保存的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活化,后将其分别划线接种于LB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4h;
(2)种子液制备
挑取活化的菌落,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37℃、180rpm培养20h;
(3)发酵培养
将培养好的种子液分别以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37℃,转速300rpm,通风比1:1,地衣芽孢杆菌发酵24h-48h后收集发酵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活化发酵20h后收集发酵菌液;
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以质量百分比计,1%葡萄糖,0.6%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尿素,0.5%酵母粉,0.41‰硫酸镁,其余为水,pH7.0-7.2;
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以质量百分比计,2%蔗糖、0.4%牛肉膏、2%谷氨酸钠、1.2%MgSO4·7H20、0.06%K2HPO4·3H2O,其余为水,pH7.5。
(4)硅藻土固定
在步骤(3)收集的发酵菌液中加入10%的硅藻土以固定菌体并促进菌体休眠;
(5)添加复合营养素
将步骤(4)所述四种菌液以1:1:1:1的质量比混合,将复合营养素按照比例添加到混合菌液中,充分混匀;
(6)灌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含聚谷氨酸高产菌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土壤施肥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23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含硫废气脱硫处理的催化体系及其工艺
- 下一篇:反射体及具备其的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