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化变形镁合金产品各向异性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92294.2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梁;张奎;李兴刚;李永军;袁家伟;王献文;马鸣龙;杨成曦;陈丽芳;金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22F1/06 | 分类号: | C22F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弱化 变形 镁合金 产品 各向异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减弱变形镁合金产品各向异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参考坐标系”来描述宏观多晶体材料,它是一个直角坐标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x、y、z组成;采用“晶体坐标系”来描述单晶体,其坐标轴由[100]、[010]和[001]组成。当单晶体的[100]、[010]和[001]分别与“参考坐标系”的x、y和z轴平行且同向时,人们称该单晶体具有“初始取向”。取向描述了一个晶粒(单晶体)从“初始取向”出发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转动状态,取向也表达了一个晶粒的“晶体坐标轴”在“参考坐标系”内的排布方式。当许多晶粒的取向集中分布在某一或某些取向位置附近时,则该材料具有了织构。
用铁模或砂型铸造等常规工艺制备的镁合金铸锭,其内部晶粒通常无明显的织构,但在随后的锻造、挤压、轧制、拉拔等塑性变形过程中,会由于滑移和孪生使晶粒发生转动而形成变形织构。其原因在于:按照Von Mises准则,多晶体的塑性变形需要五个独立的滑移系,在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镁合金中,<c+a>滑移能提供五个独立滑移系(沿c轴的应变只能由孪生和<c+a>滑移来提供),而基面<a>滑移仅能提供两个;然而,镁合金中<c+a>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大约是基面<a>滑移的2.5倍,因此镁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基面<a>滑移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锥面<c+a>滑移,于是在外加压应力场的作用下,基面<a>滑移使变形晶粒发生转动,并逐渐使(0001)基面垂直于压应力方向,这就导致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出现强烈的基面织构。
镁合金在挤压过程中,(0001)基面和<10-10>晶向会与挤压方向(ED)平行;在轧制过程中,(0001)基面会平行于轧板表面,<10-10>晶向会平行于轧向(RD)。上述变形织构的产生会导致力学性能出现各向异性。由于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对称性低于立方晶体结构,因此,与变形铝合金相比,变形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更加严重,这成为制约镁合金大型挤压材和轧制板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文献报道:对于AZ81镁合金挤压材,其ED的拉伸屈服强度明显高于TD(垂直于挤压方向);对于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RD(轧向)的拉伸屈服强度低于TD(垂直于轧制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添加稀土元素的镁合金,因<c+a>滑移容易被激活,所以最终的变形织构强度较弱,这可能源于稀土元素改变了体系的层错能。通常情况下,提高变形温度和加快变形速率能弱化织构,从而减弱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这是因为,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特别是在225℃以上时,除基面<a>滑移和锥面孪生外,柱面和锥面的潜在滑移系被激活,且各滑移系的临界分切应力的差值减小,镁合金的变形能力大幅提升,织构的强度随之减弱。提高变形速度一方面会导致温升,另一方面,温度较高时,多晶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包含位错滑移、晶界滑动、晶界和晶内的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这些过程都受速度控制,因此变形速度会对这些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文献报道,AZ81镁合金的(0001)基面织构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而减弱。
多向锻造工艺属于大塑性变形,能够制备超细晶组织,该工艺的实质为:从不同方向对镁合金坯料进行反复的镦粗和拔长。对于塑性差的镁合金材料可选用等温多向锻造,即:每一道次变形之后都回炉退火,目的是消减残余应力和通过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提高塑性,但要控制好保温时间,防止严重的晶粒长大;对于塑性较好的合金,可以采用降温多向锻造,即:减少道次间退火的次数。多向锻造开坯过程中,由于外加载荷方向是变化的,材料内部形成取向各异、彼此交错的变形带,变形带交汇处位错塞积严重,有利于引发动态再结晶。多向锻造后,铸锭中的各种缺陷和晶粒尺寸的表里不一被大幅减弱,反复动态再结晶能非常有效地细化晶粒,此外,多向锻造工艺不会引起新的变形织构。有文献报道,铸态AZ80合金经过7个道次的多向锻造后,平均晶粒尺寸由126μm减小到1~2μm,屈服强度由128MPa提升到259MPa,延伸率由3%提升到7%。本发明旨在将多向锻造工艺用作开坯手段,服务于后续挤压和轧制等塑性变形,从而实现弱化变形织构和减弱各向异性的目的。由于晶粒细化增加了晶界的表面积,从而使“晶界滑动变形机制”在总变形量中占足够大的份量,除基面滑移和孪生之外,大量晶界的滑移协调了变形,从而使织构弱化。因此,多向锻造作为开坯手段不仅能有效弱化变形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还能有效抑制变形过程中出现无法矫正的宏观扭曲(如:变形材的弯曲、波浪、侧弯和扭转等),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2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