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1677.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辉;刘东甲;何力;夏靓;王斌;赵洪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输出端口与1PPS+TOD同步链路连接的NE1和其上游节点划分为第一层次,将NE1的下游节点划分为第二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第一层优先级高于第二层次的第二层优先级;下游节点中的通过PTP同步链路与NE1连接的NE3接收来自NE1的NE1的第一设备优先级和第一层优先级;NE3在接收到下游节点中的通过1PPS+TOD同步链路与NE1连接的NE2发送的NE2的第二设备优先级和第二层优先级之后,确定NE1的时钟参数最优,并将本地时钟同步到NE1上。通过本发明,达到了提高时间同步网的可靠性,扩大不同的时间同步技术的混和应用领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3G网络的高速发展,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简称为PTP)在分组网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运营商不断地使用PTP协议进行时间同步,逐步代替了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为GPS)进行时间同步的方式。
目前,运营商采用的时间同步技术有P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Protocol,简称为NTP)NTP和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秒脉冲+日时间,1PPS+TOD),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协议格式。随着时间网应用的不断扩大,不同时间同步技术之间需要进行互通,例如,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简称为OTN)同步网和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简称为PTN)同步网目前普遍采用1PPS+TOD进行互通。另外,在一个同步网内部,某些同步设备具有不同类型时间接口,例如,同时具有1PPS+TOD接口和PTP接口,这时就需要支持混合选源。但由于1PPS+TOD协议只能携带时间信息和秒脉冲状态,不能携带更多的时间源信息,例如,祖母时钟标识(Grand Master Identity)、优先级参数、跳数、时间源类型等信息,因此,经过1PPS+TOD同步接口后,上游时间源信息就丢失了,从而在某些场景下存在定时环路(Timing Loop)。
以下对时间环网场景下产生的定时环路的过程进行具体的介绍: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时间环网场景下产生定时环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时间环网中存在4个同步设备(网络设备),分别为:网络设备1(NE1)、网络设备2(NE2)、网络设备3(NE3)和网络设备4(NE4)。其中,NE1和NE2之间有一条1PPS+TOD链路,其它相邻设备间都为PTP链路。首先,需要在时间网内配置设备时钟参数,主要包括:时钟标识(ID)(例如,NE1,NE2,NE3和NE4的时钟标识可以分别用各自的MAC地址唯一标识),优先级1(priority1),优先级2(priority2)和时钟等级(Clock Class)。
具体地,如图1所示,NE2配置的时钟ID为NE2Mac,priority1=20,priority2=22,其它NE类推,现有时间同步方法要求:
(1)设备同时具有1PPS+TOD同步输入接口和PTP输入端口时,应支持在多个PTP和1PPS+TOD输入源中选择当前最佳主时间源;
(2)如果设备选择1PPS+TOD作为当前最佳主时间源,而输出端口类型为PTP,需要进行参数重映射,即应在本地节点构建1PPS+TOD参考源的数据集,包含的参数:祖母时钟标识(Grandmaster Identity)、优先权1(priority1)、优先权2(priority2)、时钟等级(ClockClass)、端口号(portNumber)、跳数(stepsRemoved)、时钟精度(clockAccuracy)、时钟抖动(offsetScaledLogVariance)、时间源(timesource),以及时标(TimeSca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1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