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火风道及断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0960.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功;魏德立;鲁志宝;李琛;张洪生;杨玉琴;储宏伟;王建刚;冯海洋;臧筑华;杨永安;臧今楠;赵建昊;姚凯;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诺丁汉电控设计有限公司;臧筑华;天津市公安消防大队大港支队;天津滨海管理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C4/00 | 分类号: | A62C4/00;F24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6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断火风道及断火方法,系统由壳体、输入连接段、输入断火格栅板组、分隔板、导通箱、输出断火格栅板组、输出连接段组成,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场所的消防排风系统,属于通风和消防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消防排风系统都是依靠风速消除火焰,火焰长时间不能切断,出现火灾,排烟系统的风道大量损害,未见断火风道的研究和信息报道,也未见通过改变气流方向和利用格栅孔眼板组切断火焰的方法研究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断火风道及断火方法,断火方法为:气流在断火风道内部分隔的三个舱室导通,火焰由间距叠放的纵横孔眼的格栅板切断,高温颗粒由间距叠放的不同孔径格栅板过滤,实现该风道的部件可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生产和安装,可有效控制火灾损失,快速灭绝火焰。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系统由壳体、输入连接段、输入断火格栅板组、分隔板、导通箱、输出断火格栅板组、输出连接段组成。
2.气流在断火风道内部分隔的三个舱室导通,火焰由间距叠放的纵横孔眼的格栅板切断,高温颗粒由间距叠放的不同孔径格栅板过滤。
3.断火风道内部的气流在两个下部隔离的舱室至少出现两维导通的变化。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断火风道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1的1是输入连接段,2是气流输入舱室,3和12是纵横格栅板组,4是分隔板上定位端,5导通箱,6是分隔板,7和8是不同孔径孔眼板组,9是输出连接段,10是气流输出舱室,11是壳体。
断火风道结构原理说明如下:烟雾气流有输入连接段1进入气流输入舱室2,改变气流方向带火焰的气流流经间距叠放的3和12纵横格栅板组,灭绝火焰的烟雾进入导通箱5,弥散的颗粒跌落,过滤颗粒的烟雾流经不同孔径孔眼板组7和8进入气流输出舱室10经过输出连接段9进入排烟道。
分隔板上定位端4为支撑纵横格栅板和定位分隔板。
壳体11为开启式,开启门设置在分隔板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壳体:金属板,可以单层也可以两层以上的夹层,夹层安装时内层采用孔眼板,可以降低噪音,和降低外层风道的温度。夹层风道,按照通用的微孔板消音器结构制造。
壳体的开启门,以方便的清洗内部部件和清楚火灾颗粒位原则,例如:开启门设置在分隔板侧面。
输入连接段和输出连接段:采用通用的风道加工方法,密闭连接,以方便连接两侧的风道为原则。
输入连接段横截面积要大于输出连接段横截面积。
输入连接段横与输出连接段的端口不在同一水平面,或保证气流输入和输出不在同一维度,例如:气流自上而下输入,自左而右输出。
气流输入舱室、气流输出舱室和导通箱:通用等金属风道壳体内,由分隔板自壳体下部物理分割成三个舱室,确保输入的气流经过和输出格栅板组、导通箱、孔眼板组。
气流输入舱室的空间容积大于气流输出舱室的容积。
导通箱的容积,大于气流输入舱室和气流输出舱室两个容积之和。
按照分隔板垂直壳体底面和自分隔板上定位端水平面分别计算三个舱室的容积。
纵横格栅板组:
板面加工条状孔眼,例如:一张板面自上而下以纵向开始间距分布纵条格栅和横条格栅,横条格栅在下部。
将分布纵横相间的条状格栅板间距叠放,例如,一层的上部为纵条格栅板,二层的上部为横条格栅板,三层上部为纵条格栅板。
格栅板间距按照迎风顺序依次降低,例如迎风第一个间距为50mm,则第二个间距为40mm,间距最小为50mm,最大为200mm。
孔眼尺寸为孔眼面积大于1/2板面。
不同孔径孔眼板组:
板面加工圆形孔眼,例如:一张板面自上而下以大孔径眼开始间距分布不同孔径的孔眼,最下部为小孔径孔眼。
将分布不同孔径孔眼的板面间距叠放,例如,一层的上部为大孔径孔眼板,二层的上部为小孔径孔眼板,三层上部为大孔径孔眼板。
格栅板间距按照迎风顺序依次降低,例如迎风第一个间距为50mm,则第二个间距为40mm,间距最小为50mm,最大为200mm。
孔眼尺寸为孔眼面积大于4/5板面。
或者采用金属筛网板。各层筛网不同的孔径,紧邻导通箱侧为小孔眼,由导通箱侧向输出连接段侧依次增大孔眼。
通风系统的应用安装:
1. 安装在风道输入口紧邻部位,在不同的支路分别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诺丁汉电控设计有限公司;臧筑华;天津市公安消防大队大港支队;天津滨海管理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诺丁汉电控设计有限公司;臧筑华;天津市公安消防大队大港支队;天津滨海管理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