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90791.9 | 申请日: | 2012-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玲玲 |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侧倾 前驱 电动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发明涉及一种正三轮电动车,尤其是一种可以使车身左右倾斜的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已经成为人们的优选交通工具,现有的电动车多为电动两轮车与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与电动两轮车相比,具有骑行稳定、防侧滑甩尾等优点,但通常的电动三轮车,连接前后轮的车身架是一刚性整体,车子在转弯时难以灵活调整重心,在速度较高急转弯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侧翻,为此通常采用加大两个后轮的间距的措施以增加稳定,结果造成车身宽大、笨重的缺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 CN 102180210 A 的发明专利“侧倾正三轮”,其车架的后部设有包括悬架座和平叉组合的自倾斜机构,在转向时,由于自倾斜机构左右两侧的悬架以及后轮连接体能够分别保持一致的转动角度,因此保障了左右后轮的倾斜角度相同,并始终同步摇摆,使得车架重心的位移减少,能够达到不易侧翻的效果,但其技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不宜于普遍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灵活调整车身重心,转弯性能好,行车不易侧翻,并且其结构简单的电动三轮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主要包括一个前轮、车把、前车架、后车轮固定架与左右连接的两个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前车架后下端固接有旋转轴,所述后车轮固定架固接有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置于旋转轴套内并可自由旋转。
本发明一种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通过前车架与后轮固定架之间加装旋转轴与旋转轴套,使前车体和后车轮固定架为活动连接,可使驾驶人通过左右侧倾前车体以调整重心,因而当车子转弯时,操纵车身前部向转弯方向倾斜,使车子重心向转弯方向移动,即使车身窄小,急转弯也不易发生侧翻。通过前轮置有的驱动电机,来直接驱动车辆,是一种最简洁的动力配置,可彻底甩掉传统电动三轮车复杂的传动机构,不仅省去了传动损耗、简化了结构,还为车身后部省去一定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车架后端固接有锁杆架,锁杆架与锁杆铰接,所述锁杆可相对于锁杆架前后摆动,所述后车轮固定架固接有锁杆固定架,所述锁杆固定架上置有锁杆卡槽,锁杆卡槽与所述锁杆的宽度相匹配,所述锁杆连接有锁杆操作装置,可对其锁杆进行进入与退出锁杆卡槽操作。
通过锁杆操作装置,进行把锁杆进入锁杆卡槽操作,使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进入车身锁定状态,使前车身不能相对于后轮固定架左右侧倾,这时与传统的电动三轮车一样,为一 刚性车体,在较慢车速行驶时,以三轮车型具有的稳定特性,使车辆不易歪倒,也能在驻车时使车辆自立不倒。也可通过锁杆操作装置,进行把锁杆退出锁杆卡槽操作,使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进入前车身解除锁定状态,使前车身可相对于后轮固定架能左右自由倾斜,以克服离心力的影响,以适应车辆快速行驶,在转弯时不易侧翻。
从属权利要求3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解除锁定状态操作时,只有当车体的重心垂直于地面时,锁杆与锁杆卡槽之间的摩擦力最小,但是,在实际骑行操作中,车体的重心不一定垂直于地面,这时锁杆与锁杆卡槽的摩擦力较大,不容易把锁杆拉出锁杆卡槽继而完成操作;或者,在进行锁定状态操作时,只有当前车体相对于后车轮架处于垂直状态,才能使锁杆与锁杆卡槽刚好对位, 否则锁杆就无法进入锁杆卡槽完成锁定操作,但是,在实际骑行操作中,前车体是正处于可以自由左右倾斜的,这使驾驶员对于进行转为锁定状态的操作时机,不容易把握。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进而有了下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杆操作装置包括往复弹力推拉机构与推拉动力机构,所述往复弹力推拉机构包括往复推拉杆、往复推拉杆套筒、弹簧以及两个弹簧卡子,所述往复推拉杆套筒与所述锁杆铰接,所述弹簧置于往复推拉杆套筒内,所述往复推拉杆的一端与推拉动力机构铰接,另一端穿穿插入往复推拉杆套筒与所述弹簧内,所述往复推拉杆在插入往复推拉杆套筒的部分,置有弹簧卡子滑槽,所述两个弹簧卡子置于往复推拉杆套筒内,并置于弹簧的两端,并套在往复推拉杆上,往复推拉杆通过弹簧卡子来压缩弹簧,弹簧卡子活动范围受限于弹簧卡子滑槽与往复推拉杆套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玲玲,未经刘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式阀门给料器
- 下一篇:窑炉上的输送装置上的防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