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通性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0327.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勇;张平;刘建伟;刘晓敏;张奇勋;马思思;张雨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02 | 分类号: | H04W16/02;H04W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通性 认知 网络 部署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连通性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集并分析主用户网络信息;
S2.预设认知用户网络覆盖直径及认知用户发射功率上下限值;
S3.根据通信连通性确定认知用户发射功率;
S4.根据拓扑连通性确定认知用户网络节点密度;
S5.计算认知网络的连通性并判读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是,则根据步骤S2-S4中确定的参数部署认知网络;
否,则更新步骤S2中认知用户网络覆盖直径及认知用户发射功率上下限值并重复步骤S2-S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户网络信息包括:主用户网络节点密度λp以及主用户网络业务到达率λp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01.设定通信连通概率Pcomm;
S302.求解函数得到认知用户发射功率r;其中,λs表示认知用户网络的节点密度;d表示预设的认知用户网络覆盖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根据函数求解认知用户网络节点密度λs;其中,Ptopo表示拓扑连通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计算认知网络的连通性包括:
根据步骤S2-S4中计算结果,计算通信连通概率Pcomm以及拓扑连通概率Ptopo;认知网络的连通概率Pconnected=Ptopo×Pco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认知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还包括:
评估认知网络部署成本:
若所述认知网络的连通性满足用户需求且部署成本不超出预算,则根据步骤S2-S4中确定的参数部署认知网络;
若所述认知网络部署成本超出预算,则更新步骤S2中认知用户网络覆盖直径及认知用户发射功率上下限值并重复步骤S2-S4。
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基于连通性的认知网络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数据库模块、连通性规划模块以及建网评估模块,所述建网评估模块包括网络性能评估单元;
所述网络数据库,用于采集并分析主用户网络信息;
所述连通性规划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连通性确定认知用户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拓扑连通性确定认知用户网络节点密度;
所述网络性能评估单元,用于评估根据所述连通性规划模块确定的参数组建的认知网络连通性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认知网络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网评估模块还包括成本评估单元,用于评估根据所述连通性规划模块确定的参数组建认知网络的成本是否超出预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3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