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590284.5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G03B1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不断的丰富并方便了大众生活。由于利用电子产品处理信息具有方便快捷、节省资源等优势,使得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的生活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电子设备,例如:照相机、手机、笔记本等,所具有的拍照功能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身边的景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通常具有自动闪光模式,以解决光线暗淡或阴雨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拍照所产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拍照质量和照片的视觉效果。
现有技术中,当自动闪光模式开启后,每次拍照时,电子设备都会进行闪光处理,而闪光动作需要耗费一定的电量。因此,拍照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用电量较高,使得待机时间降低。
可见,当电子设备处于自动闪光模式下时,如何在不影响拍照质量和照片视觉效果的同时,降低拍照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用电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降低拍照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用电量,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图像采集单元和曝光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自动闪光模式下,确定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
判断所述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是否大于距离阈值;
当所述拍照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阈值时,关闭所述自动闪光模式,并通过所述曝光单元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曝光处理。
其中,所述确定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当前对焦参数推算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
或者,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内的距离传感器测量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曝光单元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曝光处理,包括:
按照与当前的所述拍照距离对应的预设曝光参数,通过所述曝光单元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曝光处理。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经过所述曝光单元处理后的当前图像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的曝光处理后,返回所述自动闪光模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曝光单元,还包括:
拍照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在自动闪光模式下,确定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是否大于距离阈值;
第一闪光模式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拍照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阈值时,关闭所述自动闪光模式;
图像曝光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曝光单元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曝光处理。
其中,所述拍照距离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拍照距离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当前对焦参数推算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
或者,
第二拍照距离确定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内的距离传感器测量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
其中,所述图像曝光单元包括:
图像曝光处理子单元,用于按照与当前的所述拍照距离对应的预设曝光参数,通过所述曝光单元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曝光处理。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曝光图像处理单元;
所述曝光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曝光单元处理后的当前图像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闪光模式处理单元,用于在完成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的曝光处理后,返回所述自动闪光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自动闪光模式下,电子设备确定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当该当前到达被摄物体的拍照距离大于该距离阈值时,关闭该自动闪光模式,并通过该曝光单元对该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曝光处理。可见,本方案中,当拍照距离大于距离阈值时,自动关闭自动闪光模式,以避免远距离的无效闪光,从而达到降低拍照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用电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屋顶天窗的防漏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DSP和FPGA并行处理系统及实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