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气压双管注射胰岛素泵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9778.1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奎;姚继辉;邱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凯迪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气压 双管 注射 胰岛素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气压双微管注射胰岛素泵。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即时注射胰岛素,以降低控制人体血糖。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的发明技术:发明了微电子控制电机增加气压技术;发明了微电子指令双管即时变换注射流量控制技术。
涉及应用的技术:软件编程应用技术;微电子无线传输技术;微电子存储应用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电能转换机械能技术;液体流量控制技术;有机材料卫生健康技术;产品回收再生技术。
传统的胰岛素泵一般药量为5ML(电机,机械传动机构等占用空间较大),大约能维持病人一星期的胰岛素使用量。而且,需要一星期换一次药量,操作比较繁琐,一般的患者自己操作添加胰岛素,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经常出现次生疾病。由于传统的胰岛素泵,一台可以使用4年,同时每次换药后,又要扎一个针眼,使用者比较痛苦。而且,成本非常昂贵,一般售价在2万元以上,进口产品在8万元左右,同时,又有每月200元-300元的耗材费用,一台只能用4-6年,是病人在经济上很难承受的,所以一般情况下经济能力比较差的病人会选择放弃治疗;而且不管病人在发病的任何阶段,这些费用都需要一次性投入,对病人和家属都是极大的负担。本发明的产品,是由双微管、柔软的药袋、传感器、电磁阀、简单的控制系统外壳和电控气压泵和与主板芯片模块及USB接口组成,成本大约在300元左右,售价在400元-500元,并可以旧换新,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本产品由于发明的部件、元件比较精致紧凑,使用的元件体积较小,在和传统的胰岛素泵,同等外形的情况下又很大的空间用于储存药液,药量可以到达50ML,,病人可以使用2个月,同时由于使用了微管的精确控制技术,所以,可以通过计算精确的得到药液耗尽的时间,提前报警,更换胰岛素药液。本产品没有传统胰岛素泵液晶屏幕和手动按键操作系统及相关联电路、电子元件等,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本产品的内部空间。本产品的工作程序,由医生在电脑上设定程序并输入到胰岛素泵的芯片模块上。
微管流量控制原理:微管比阻S=0.001736/d^5.3;微管两头的水头差H=P/(ρg);流量Q=(H/sL)^(1/2)输注量V=Q*t;因此,输注量V=(P/(ρ*g)/(0.001736/d^5.3*L))^(1/2);所以可以通过控制压力P和微管直径d,微管长度L及时间可以达到控制输注量V的目的;同时,药袋容量已知,根据设计计算定,一般为50ML;除压力和长度L,微管直径d外其它为常量;所以,可以通过公式计算药袋用尽的时间T,由于各个时间段的流量Q各不相同,所以药袋用尽的时间T是各个时间的累加值,而且根据病人的不同设置,具体的时间也有差别;本发明的程序是以上述原理计算来控制药液输注量,并通过累加计算药袋用尽的时间T,适时报警,提示病人更换药液或设备;式中:时间:t;微管直径:d;微管长度:L;压强(压力):P;药液密度:ρ;重力加速度:g;本设备至少可以使用2个月,做为一次性使用设备,也可以以旧换新,回收再生。
本产品在使用时,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含量,利用专用软件,在电脑上设定患者在某一时间段射入胰岛素的定量,并通过USB输出口,输入到本产品的芯片内,这样,芯片就会根据设定的时间段,在患者用餐时,就会指令较粗微管注射胰岛素,平时就指令较细的微管注射胰岛素。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传统胰岛素泵药量仅为5ML,而且,需要一星期换一次药量,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经常出现次生疾病。同时,为了增加胰岛素的容量,创新发明了微电子控制电机增加气压技术;发明了微电子控制双管即时变换注射流量控制技术。
本“一次性气压双微管注射胰岛素泵”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基础率注射微管(Φ2-10微米)、定时大剂量注射微管(Φ30-200微米)、压力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柔软的储药袋、检测气压室的压力传感器、电池壳、电路板、芯片模块、传输USB接口、蜂鸣器、电池盖、电控气泵、压力调节控制器,所述壳体外安装连接有导管和留置针、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与压力感应控制器连接导线、后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凯迪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凯迪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