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段式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9769.2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施渭尧;吕伟德;施建军;张旭娟;王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段式 大棚 芦笋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栽培领域,涉及一种芦笋栽培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段式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lis.L),又名石刁柏,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供食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有鲜关芳香的口味,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具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芦笋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极为畅销的绿色保健蔬菜。
芦笋原产于欧洲海岸温暖地带。欧洲栽培芦笋已有2000多年历史,多年以来芦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芦笋的需求一直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种植芦笋,但面积都不大。芦笋的栽培品种传入我国大约是在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距今有百余年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芦笋种植、出口基地。
芦笋栽培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露地栽培和现代的大棚设施栽培。在芦笋露地栽培中,由于育苗期及冬季休眠长,采笋时间短,导致芦笋产量较低,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嫩叶容易灼伤引发日灼病,芦笋产量低且质量差。在芦笋大棚栽培中,通常进行播种育苗,加上连作障碍,前期产量低,投资成本高,影响大棚生产效益,而且产品质量也不能很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二段式宿根密植栽培方法实现芦笋的大棚高产优质栽培。通过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芦笋产量高、质量好,且本发明方法生产成本低,可有效提高芦笋产量以及大棚生产效益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段式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工序:
(1)露地培选育2-3年生芦笋根株,培育健壮优良的芦笋根株是大棚栽培的关键,也是本发明栽培方法的第一段,
(2)定植棚准备,
(3)标准畦制作,
每标准棚按四畦开沟,其中:中间两畦要求畦宽1.0-1.3m、畦沟宽0.45m,并在畦中间开宽0.6m、深0.4m的定植沟;两边畦要求畦宽0.8m、畦沟宽0.3m,并开宽0.5m、深0.4m的定植沟,
(4)种植营养土配制与施用,
按每标准棚施足腐熟畜粪肥1500kg、菜饼25kg、生石灰20kg、芦笋专用有机复合肥25kg,以腐熟畜粪肥施下层、菜饼施中间,将芦笋专用有机复合肥、生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匀后配成培养土施在上层,将畦沟填平做成龟背状,畦面的土壤要整碎,
(5)挖根处理与移栽定植,
这是进入本发明栽培方法的第二段。初霜后挖取芦笋根株,去除地上部茎叶,30mg·kg-1赤霉素浸根或均匀地喷洒在芦笋根株上,打破休眠和促使鳞芽萌动。为预防根株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染病腐烂,并用4%农抗120浓度600倍液浸泡芦笋根株10~20min,进行根株消毒处理,
在定植沟上开一条宽10cm、深12~15cm的小沟,中间两畦各2条,两边两畦各1条,将选留好的芦株每畦1行高密植栽培,根株栽植于1月中旬前完成,栽培方法为:按株距12cm排摆好,鳞芽必须朝上并保持平整,再用种植营养土填充根株空隙,边撒土边摆根株,使种植营养土填实,在根株上再覆种植营养土5~8cm厚,浇定根水,
(6)定植后管理,
生长期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施肥,栽植之后按每20~30cm宽在畦面铺1根滴灌软管,再覆膜保水保湿,
定植后立即加扣小拱棚,促进鳞芽萌发,保证及时出笋。栽植后到抽茎前白天温室内温度应为25~30℃,夜间土壤最低温度应不低于8℃,采笋期间应随时拔除畦内杂草,每周结合灌水每667m2施入尿素2~3kg,芦笋嫩茎出地面后,应早铲除细弱、弯曲、畸形茎,以免其消耗养分影响产量。
优选的是,本发明步骤(1)中的芦笋根株,要求生长健壮,无病害,株高1-1.5m,地上茎5~6条,宿根8-10条,根长20~25cm。
优选的是,本发明步骤(2)中要求在冬季温室内温度在8℃以上。
优选的是,本发明步骤(4)中腐熟畜粪肥是指猪粪与牛粪按重量1∶1的混合畜粪肥;菜饼指菜籽饼或大豆饼。
优选的是,本发明步骤(5)中采收芦笋嫩茎时按每隔20~25留母茎1支。
优选的是,本发明步骤(5)中的种植营养土是指按重量比园土∶泥炭=6∶4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