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车辆室内温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9385.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室内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室内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地铁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地铁运行环境中,站点设置较多,乘客上下车以及车门到站开启的频率很高,从而导致车内热负荷变化较普通大铁路车辆频繁。
传统的车辆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模式的控制逻辑中,仅将车内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简单比较,车内温度越高,则制冷模式越高;反之则制冷模式越低。同时,在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模式的设计中,压缩机启动后,需至少连续运行两分钟时间,以保证压缩机启动后的回油。当车内热负荷较高时,启动空调较高的制冷模式,且需要至少运行两分钟;由于地铁车内环境变化多端,如在不到两分钟内列车到站大量乘客下车,车内热负荷骤降,使得车内温度急剧下降。在较高的制冷模式下,当压缩机运行两分钟后停机转为通风模式时,车内温度已远远低于设定温度。由于温度的较大落差,又延长了从通风模式到再次制冷模式的时间,造成车内温度大幅波动,影响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地铁车辆室内温度的波动性、提高舒适性、降低能源消耗、适应性强的地铁车辆室内温度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铁车辆室内温度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在车外温度低于常规温度T时,将车内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当空调有任意一级制冷需求时,均先启动最低一级制冷模式,执行步骤(2);
(2)空调保持最低一级制冷模式,运行t分钟后,检测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低于进入再高一级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时,空调保持当前级别的制冷模式继续运行;当车内温度高于进入再高一级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时,执行步骤(3);
(3)将空调制冷模式提高一级,并连续运行t分钟后,检测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低于进入再高一级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时,空调保持当前级别的制冷模式继续运行;当车内温度仍然高于进入再高一级制冷模式的目标温度时,将空调制冷模式再提高一级,依此类推,直至空调制冷模式达到最高一级。
(4)在车外温度高于常规温度T时,空调制冷模式的级别高低完全遵循制冷需求量大小,无需先启动最低一级制冷模式。
所述常规温度T为30℃。
所述t为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传统地铁车辆室内空调在运行温度控制时,制冷模式的高低与制冷需求量完全成正比。与传统设计相比,本发明的地铁车辆室内空调在车外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每次启动制冷时,都是先从最低一级制冷模式开始运行,这样可防止在车内热负荷较小的时刻由于空调压缩机连续运行高级别的制冷模式造成的室内温度骤降,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另外,地铁车辆空调系统是将车外及车内的混合风通过送风机吹入车内的,而本发明是在车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才执行从最低一级制冷模式开始启动,尤其是在车外温度低于车内温度的环境下,可利用外温对车内实现辅助降温,降低了空调系统不必要的电能消耗,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的政策。
在外温较高的环境下,本发明所述的地铁车辆室内空调不再按自下而上的制冷模式逐级调整,而是与传统空调一样,运行制冷模式级别的高低完全遵循制冷需求量大小,根据车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直接进入对应级别的制冷模式;在每级制冷模式下,当车内温度下降需要模式降级时,无需逐级递减,同传统空调一样,根据车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直接控制制冷模式降级,进入对应工况。
本发明能够降低地铁车辆室内温度的波动性、提高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调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适应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9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钢坯专用工具
- 下一篇:邵氏硬度计检定仪的加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