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织物进行短流程低温生态前处理的处理剂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88949.9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潘跃进;翁昔阳;郑凤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洁润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56 | 分类号: | D06M11/56;D06M13/192;D06M15/53;D06M13/224;D06M13/256;D06M1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进行 流程 低温 生态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短流程低温生态前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品后整理剂领域。
背景资料
推行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国家对印染行业提出的一项严峻任务,研究应用能耗低、排放污染物少的节能低碳练漂新工艺替代传统碱氧工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前处理除烧毛外,一般包括退浆、煮练、漂白等多道工序,具有工艺流程长、能耗大、耗水多、废水污染严重等缺点。退、煮、漂三步工序不是截然隔裂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退浆的同时有去除部分天然杂质的作用,可减轻煮练的负担,而煮练有进一步去除残留浆料的功效,对织物白度也有提高,漂白也有进一步去杂的作用。故国内外印染工作者都在寻找一种能缩短工艺流程、简化设备、降低能耗、保证质量的办法,即高效短流程工艺,目前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步法有退浆、煮练、漂白合并法和退浆、煮练合并然后漂白法,分别简称D—SB法和DS—B法。一步法一般可分为冷轧堆法和汽蒸法两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已有前处理短流程工艺的报道,当时称为单程法连续漂白。近几年来,染整短流程前处理在工艺技术、助剂和设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和较大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采用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在某些地区和品种的覆盖率还不高,特别是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先进的沿海地区其覆盖率已高达90%以上,而有些地区覆盖率仅20%-30%,有些品种完全可以来用短流程工艺,可仍在采用传统的退煮漂三步工艺。
(2)短流程冷轧堆工艺加工的半制品质量不高:浆未退净,杂质去不净(籽壳果胶棉蜡等)。毛效不高,大大影响了后道染整加工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掌握好短流程工艺的要素:织物带液量不高,温度控制不好,稳定剂选择不当,最后的洗涤未能达到要求,特别是关键的热碱处理工艺未能掌握、水洗不充分、工艺处方不合理(双氧水、烧碱稳定剂的比例不当)、优化不够、工艺条件的选择不符合短流程工艺的反应规律。
(3)助剂的开发适应不了工艺品种的发展要求,未能与工艺品种的开发同步发展。短流程前处理配套助剂的质量不够稳定,仍然缺乏系列化、专用化、标准化和统一的测试标准。助剂品种的开发满足不了短流程工艺发展要求,特别是适用子短流程工艺的环保型助剂的开发,远远满足不了清洁生产工艺的要求。
(4)短流程前处理配套设备的开发也跟不上短流程工艺发展要求。特别是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程度较低。缺乏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和计量装置,轧卷装置绝大部分为被动而不是中心辊主动驱动。给液装置不是高给液,汽蒸设备、温度达不到要求,有些漏汽严重,预热时间不足。履带式蒸箱易产生横挡风干,导辊式蒸箱织物易游动压皱。至今还没有一台符合工艺要求的高温热碱处理设备和符合短流程工艺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水洗设备。
短流程低温生态前处理剂的研发,是针对美国及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定及制约,和我国现有的纺织染整工艺中,存在着有害化学残留物过高、成本过高和废水排放不能保证环保要求,处理过程用电用汽能耗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条件下,降低体系温度,不必使用烧碱、双氧水和尽量减少使用其它化学助剂,即可达到印染前处理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的新型纺织助剂产品。
低温生态前处理剂,不含有甲醛、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钠、磷等任何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化学元素,使用时不必再添加烧碱、双氧水,即可满足印染前处理的各项技术要求,效果极为明显,并且可以处理棉、混纺等几乎所有面料。在不改变原设备的情况下,以直接加入的简单方式,实现了印染行业退浆、精练、漂白一次性完成的环保化作业。此产品应用技术成熟,配方稳定,原材料充足,能够满足染厂的使用需求。
低温生态前处理剂,可利用原设备,将强碱蒸煮和漂白工艺合为一道工序,在其它工艺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传统工艺所生产的前处理技术指标,这样使工艺操作更为简便,质量更加得以有效控制,生产操作时可减少使用3-5只水箱,一只R或L汽蒸箱,使工艺流程大大缩短,仅此一项即每天可免加烧碱3吨,节省蒸汽100吨/24h;节省用电500度;节约用水500吨,相当于每天节省人民币20000元以上(按月生产200万米计),效益相当可观。
(1) 特效成分的选取和相容性改造。使其能发挥作用同时又和其他功能组分保持协同稳定,达到一定的有效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洁润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洁润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石墨电极的系统
- 下一篇:制氧机的制氧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