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钻井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8886.7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召军;赵建强;陈鹏;连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27 | 分类号: | F16L11/127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钻井 非粘接型拉挤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井下输送流体介质的非金属管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智能钻井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井下输送高压流体介质使用的非金属管道,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耐腐蚀、耐磨、管壁光滑、轻质高强、导热系数低、双面防腐等优点,其应用不仅克服了金属材料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投资成本。现今使用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具有结构合理、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弯曲盘卷性能等优点,但在钻井时存在无法同时传输动力和信号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钻井时可同时传输动力和信号的用于智能钻井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钻井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包括内衬层、环向层、骨架层、抗磨层、外护层,骨架层与环向层之间无粘接,抗磨层与骨架层之间无粘接,其特征在于抗磨层和外护层之间设有附电缆抗拉铠装层,附电缆抗拉铠装层是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是由树脂纤维复合条和三根矩形电缆与轴向成40~80°夹角缠绕在抗磨层上,内层上的三根矩形电缆依次排列,每两根矩形电缆之间设有5个树脂纤维复合条,外层是由树脂纤维复合条和三根矩形电缆与轴向成180°—(40~80°)夹角缠绕在内层上,外层上的三根矩形电缆依次排列,每两根矩形电缆之间设有5个树脂纤维复合条。
所述的附电缆抗拉铠装层的树脂纤维复合条和三根矩形电缆呈等矩形。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易制造,抗压、抗拉强度高,耐腐蚀、耐弯曲性能好,便于运输,使用方便,寿命长,钻井时附电缆抗拉铠装层的电缆还可同时传输动力和信号,附电缆抗拉铠装层的电缆在钻井过程中传输动力电压可高达6000V。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端面视图。
图中标记:1、内衬层,2、环向层,3、骨架层,4、抗磨层,5、附电缆抗拉铠装层,6、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知,一种用于智能钻井的非粘接型拉挤复合管,包括内衬层1、环向层2、骨架层3、抗磨层4、外护层6,骨架层3与环向层2之间无粘接,抗磨层4与骨架层3之间无粘接,在抗磨层4和外护层6之间设有附电缆抗拉铠装层5,附电缆抗拉铠装层5是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是由树脂纤维复合条和三根矩形电缆与轴向成40~80°夹角缠绕在抗磨层上,内层上的三根矩形电缆依次排列,每两根矩形电缆之间设有5个树脂纤维复合条,外层是由树脂纤维复合条和三根矩形电缆与轴向成180°—(40~80°)夹角缠绕在内层上,外层上的三根矩形电缆依次排列,每两根矩形电缆之间设有5个树脂纤维复合条,附电缆抗拉铠装层5的树脂纤维复合条和三根矩形电缆呈相同的等矩形。
本发明由内衬层1、环向层2、骨架层3、抗磨层4、附电缆抗拉铠装层5和外护层6组成,钻井时附电缆抗拉铠装层的电缆可同时传输动力和信号,附电缆抗拉铠装层的电缆在钻井过程中传输动力电压可高达6000V,由于环向层与骨架层之间,骨架层与抗磨层,抗磨层与附电缆抗拉铠装层之间无粘接,可相对移动,不影响电缆传输动力和信号的性能,能实现钻井的智能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未经文登鸿通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向轴套用支撑体
- 下一篇:一种超滤高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