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冶金制作零件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8817.6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94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冶金 制作 零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粉末冶金制作零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零件加工多采用机械加工工艺,如铸、锻和切削加工等。采用这些加工工艺的缺点有:1、切削时会产生很多废料,这些废料多形状不一,难以再次利用,不仅造成浪费,还增加了清理切屑的麻烦。2、很难加工结构复杂的零件,或者能够加工部分结构复杂的零件,但成本高昂。
而粉末冶金将材料科学和金属成型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成为量大面广的高效、节材、节能的少、无切削新型加工技术。它和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如工艺比较,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的机械零件具有节材、节能、无污染、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并具备大批量生产的高效金属成形技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能够生产出用熔铸方法等其他技术无法制得的各类材料和制品,且适合于大批量高效率生产。此外,粉末冶金还可结合传统机加工方法,形成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为机械制造技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以,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零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粉末冶金制作零件的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加工工艺中材料浪费严重和加工成本高昂等问题。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末冶金制作零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料,按组分将粉末冶金材料配比准备好,在常温下将这些材料混合均匀;
步骤二:模压成型,将配混均匀的材料填入模具中,用模具压制成尺寸符合要求的压坯;
步骤三:烧结,利用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将上述经冷压成型工艺处理的压坯在高温下烧结,烧结过程中粉末状的材料间通过扩散、再结晶、熔焊、化合、溶解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成为具有一定孔隙度和硬度的烧结坯;
步骤四:整形,将烧结坯冷却后整形,使其达到图纸所需的尺寸;
步骤五:机加工,利用车床对整形后的零件进行加工处理;
步骤六:蒸汽处理,利用蒸汽处理炉在零件的外表面形成防锈层;
步骤七:涂层,对蒸汽处理后的产品,在端面和内孔形成一层聚合物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零件为轴承座。
优选的,在步骤二模压成型时,施加给材料的压力为15-600MPa。
优选的,在步骤三烧结时的温度为1120℃,烧结后压坯的硬度为80-90HB布氏硬度。
本发明粉末冶金制作零件的生产工艺,其有益效果是:利用粉末冶金模具可一次性成型,且精度高,可处理结构复杂零件的优点,一次性完成传统的复杂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轴承座压制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利用本发明零件制作工艺生产出的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对应关系如下:
1:内上模
2:外上模
3:铁粉
4:阴模
5:外下模
6:内下模
7:芯棒
8: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粉末冶金制作零件的生产工艺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以需要制作的零件是轴承座为例。需要准备的模具是轴承座压制模,如图1所示,其主要部件有:内上模1、外上模2、阴模4、外下模5、内下模6和芯棒7。
一种粉末冶金制作轴承座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混料,在常温下将铁粉混合均匀。
步骤二:模压成型,阴模4与外下模5同时上浮,阴模4装配混均匀的铁粉3,内上模1、上模同时下压进阴模4,当上模进入阴模4有1/4产品高度时,阴模4与上模同时下浮,起到密度局部均匀的效果,外下模5也同时下压并压实产品,最终得到尺寸符合要求的压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