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7388.0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骅;张和平;刘遗松;黄文军;霍延豪;阮宇峰;梁待亮;沈惠宾;周海香;邱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30 | 分类号: | C07D213/3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琥珀酸 多西拉敏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组胺药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即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琥珀酸多西拉敏是乙醇类抗组胺药,具有抗组胺作用、抗胆碱作用和镇静催眠作用,作用快,持续短,但镇静作用明显。琥珀酸多西拉敏适用于多种过敏性皮肤病,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也可用于孕妇恶心、呕吐等妊娠期反应;其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睡意,常作为催眠药用于帮助减轻入睡困难。
1978年10月FDA批准CHATTEM公司的多西拉敏25mg片剂上市,用于失眠的短期治疗。1979年成为非处方药(OTC)。1996年9月批准,2004年8月LNK公司的仿制药作为OTC助眠药上市。
据美国国家睡眠障碍研究委员会报告,2011年用于治疗失眠症的医疗支出达206亿美元。而琥珀酸多西拉敏占辅助睡眠OTC药物市场销售份额的25%,位列第一。
目前,国内仅有山东诚创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多西拉敏片剂以3.1类化学新药获得审批;现有的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程序复杂,毒害性高,成本高昂。因此简化操作,减少毒害,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对琥珀酸多西拉敏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安全可靠,高效且生产成本低的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的合成
将苯乙酮溶于甲基叔丁基醚中,加入催化剂然后在搅拌下滴加Grignard试剂,经分离、脱溶剂后得目标产物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
B、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的纯化
将步骤A中的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溶于甲醇,向溶液中缓慢滴加丙酮至大量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结晶析出。
如上所述的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Grignard试剂由以下步骤制成:将镁屑加入甲基叔丁基醚中,搅拌下滴加2-溴吡啶的甲基叔丁基醚溶液,反应1~2小时,取上清夜,得Grignard试剂。
如上所述的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催化剂为无水Zn Cl2、BF3,AlCl3,SnCl4,FeCl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滴加2-溴吡啶的步骤具体先滴加一小部分,然后加热至40-60℃引发反应,然后控温至10-13℃,滴加剩余部分。
如上所述的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滴加Grignard试剂后低温下反应5~8小时,用氯化铵冰水溶液猝灭反应,然后分离,脱溶剂。
如上所述的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为0~3℃。
如上所述的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溶于甲醇3~5倍体积的甲醇,再缓慢滴加甲醇体积量10倍以上的丙酮,滴加控制2小时以上。
本发明中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熔点为33~3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成方法中在无水氯化锌等Lewis酸催化下,反应专一性极强,反应迅速,转化率高;甲基叔丁基醚较传统的乙醚、四氢呋喃等溶剂更为低毒、安全、稳定;纯化工艺高效、简便。本发明合成方法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Grignard试剂的制备
取5.52g(0.23mol)镁屑加入500ml四口圆底烧瓶中,加入150ml甲基叔丁基醚,搅拌,取31.6g(0.2mol)2-溴吡啶溶于200ml甲基叔丁基醚;先滴加10ml 2-溴吡啶的甲基叔丁基醚溶液,加热至45℃,反应引发,剧烈放热,反应液变浑浊;控温10~13℃,缓慢滴加,0.5小时加完,搅拌反应1小时。
静置0.5小时,取金属灰色的上清液。
2、2-吡啶基苯基甲基甲醇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