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87386.1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5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谢潮鸿;曹捷;鲍春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控制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终端,特别是移动通信终端,例如各种手机、智能手机等,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电子产品。通过通信终端,用户之间可以方便的传递信息。
现有的通信终端在进行通信时,以接收到其他通信终端的来电呼叫为例,通常是用户按下接听键,或者触摸接听按钮、滑动接听条来实现通话通道的建立,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也即现有技术中对通信的控制需要由用户操作终端的控制按键来执行,而操作方式是根据一般用户的操作习惯来设置的,比如用户习惯左手操作,则在握持通信终端时,控制按键是设置在用户方便操作的位置,这对于具有其他特殊习惯的用户来说,操作就即不便利,且直接操作终端也容易使得硬件损坏,从而影响终端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控制不便利,且影响终端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参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判断出所述第一终端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数据通道。
优选地,所述物理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状态;
则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满足预设运动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被遮挡。
优选地,所述运动状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
则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满足预设轨迹特征,以及在所述运动轨迹终点位置,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被遮挡。
优选地,所述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满足预设轨迹特征包括:
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路程在预设轨迹路程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是否被遮挡包括:
判断在所述第一终端预设区域的预定范围内是否检测到目标体。
优选地,所述物理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状态;
则所述判断所述物理状态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包括:
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由未被遮挡状态切换到被遮挡状态。
优选地,所述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由未被遮挡状态切换到被遮挡状态包括:
判断是否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终端预设区域的预定范围内未检测到目标体,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终端预设区域的预定范围检测到目标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形成连续时间。
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时,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参数,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数据通道。
优选地,所述物理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状态;
则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满足预设运动特征,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被遮挡。
优选地,所述运动状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
则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满足预设轨迹特征,以及在所述运动轨迹终点位置,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被遮挡。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满足预设轨迹特征具体是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轨迹路程在预设轨迹路程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是否被遮挡具体是判断在所述第一终端预设区域的预定范围内是否检测到目标体。
优选地,所述物理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状态;
则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是否所述第一终端的预设区域由未被遮挡状态切换到被遮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产线磨球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