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器件、可调激光器以及实现可调激光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7313.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65 | 分类号: | H01S5/065;H01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器件 可调 激光器 以及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光学器件,包括如下部件:
-第一端口(1),用于接收多纵模光信号;
-第二端口(4),用于输出所选纵模的光信号;
-耦合器(2),连接到该第一端口和一微环,用于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提供给该微环;
-微环(3),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以将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从所述多纵模光信号中选出,并将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提供回所述耦合器;
所述耦合器将被选出的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提供给该第二端口以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控部件(5),耦接到所述微环,用于控制所述微环的温度,以调节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与该多纵模光信号中的任一个纵模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的各谐振峰所间隔的自由频谱范围(FSR)与所述多纵模光信号的各纵模的频谱间隔不同,
所述温控部件控制所述微环的温度,以使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移动,并且在不同温度时分别使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中的不同谐振峰与该多纵模光信号中的不同纵模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的自由频谱范围(FSR)比所述多纵模光信号的频谱间隔小,且两者的频谱差(ΔfT)为ΔF/(N+1),其中,ΔF是所述多纵模光信号的频谱间隔,N是所述多纵模光信号中的纵模数量,
在第一温度时,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的多个谐振峰中仅有第一谐振峰与所述多纵模光信号的一个第一纵模匹配,
所述温控部件能够改变所述微环的温度至第二温度,使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移动一个或多个该频谱差(ΔfT),从而在该第二温度时,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的多个谐振峰中仅有与该第一谐振峰间隔一个或多个自由频谱范围的第二谐振峰与所述多纵模光信号的与所述第一纵模相邻一个或多个频谱间隔的一个第二纵模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是一个2x2的耦合器,它将所述多纵模光信号分为第一和第二部分,并分别通过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将两个部分分别提供给该微环,
该微环分别从该第一和第二部分中选出所选纵模的光信号,并通过波导将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所选纵模的光信号提供回耦合器,
该耦合器将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所选纵模的光信号合成并分在第二端口输出,以及经第一端口馈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学部件,所述耦合器使在第二端口输出的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与经第一端口馈回的所选纵模的光信号的强度相等,所述耦合器的耦合参数为:
δ=0.9239且κ=0.38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制部件(6),用于响应于被调制的信息向所述微环施加调制电压,所述调制电压控制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或不相匹配,以将该被调制的信息调制在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上。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电压与所述被调制的信息的极性相同,所述调制电压与所述微环被配置为当调制电压为低电平时,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不相匹配;当调制电压为高电平时,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或,
所述调制电压的极性是所述被调制的信息的反码,所述调制电压与所述微环被配置为当调制电压为低电平时,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当调制电压为高电平时,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不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置电压部件(7),用于向所述微环提供偏置电压,所述偏置电压用于补偿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的漂移以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检测器(8),用于检测所述微环选出的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或该所选纵模的光信号被选出后的该多纵模光信号;
-处理器,用于根据该光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是否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判断结果来控制所述偏置电压部件来调整所述微环的谐振频率与该所选纵模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3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TCP友好的多路传输控制机制
- 下一篇:多业务单元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