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6751.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胡金星;许伟平;胡明远;张宝运;康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 驱动 三维 城市 模型 数据库 动态 更新 方法 | ||
1.一种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定义引起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动态变化的事件类型,建立事件描述模板;
A2将待更新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进行数据规范化操作;
A3进行三维要素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与自适应匹配,收集三维要素对象的变化信息;
A4按照事件描述模板交互式添加事件表,对每个事件所涉及到的三维要素对象进行记录,并添加事件关系表记录事件之间的关系;
A5根据事件时间顺序对变化的三维要素对象进行数据库更新,新数据添加到现状数据库,旧数据移入到历史数据库;
A6重新计算并更新三维空间对象之间的语义拓扑关系数据;
A7重新创建并更新三维空间索引数据;
A8人工辅助检查确认,定义新的数据库版本,完成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的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维要素对象的变化信息包括空间状态、属性、语义拓扑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表标识每个变化的三维要素对象的生命周期以及变化的类型,所述事件关系表记录事件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要素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与自适应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B1输入待更新三维城市模型数据,以待更新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的最小外包围盒和所属三维要素类作为查询条件,在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的现状数据库中查询所述最小外围盒以及所述三维要素类的现状三维要素对象集合;
B2依次比对待更新三维城市模型数据中每个三维要素对象与现状三维要素对象集合中每个三维要素对象,通过底部形状进行匹配,如果找到底部形状完全匹配的两个三维要素对象,则进入步骤B3,否则进入步骤B9;
B3对两个底部形状完全匹配的三维要素对象的三维几何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完全匹配,进入步骤B4,否则进入步骤B6;
B4比对两个匹配的三维要素对象的材质纹理数据是否完全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则进入步骤B5,否则进入步骤B7;
B5比对两个匹配的三维要素对象的语义属性数据是否完全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则记录两个三维要素对象未发生变化,不需要更新;否则进入步骤B8;
B6记录该待更新三维要素对象发生了三维几何数据变化,其对应的纹理材质数据也相应发生变化;
B7记录该待更新三维要素对象材质纹理数据发生了变化,但是三维几何数据未发生变化;
B8记录该待更新三维要素对象语义属性数据发生了变化;
B9比对是否存在部分匹配的两个三维要素对象,如果有部分匹配的两个三维要素对象进入步骤B10,否则进入B12;
B10两个部分匹配三维要素对象的三维要素名称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进入步骤B11,否则进入B12;
B11对两个部分匹配三维要素对象进行三维几何结构的匹配,如果完全匹配,则新三维要素对象发生了位置移动变化,否则三维要素对象发生了几何结构变化与位置移动变化;
B12该三维要素对象未找到相匹配的三维要素对象,记录该三维要素对象为新增三维要素对象;
B13记录每个三维要素对象的变化情况;
B14自动变化检测与自适应匹配完成,进行结果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包括以下步骤:
C1输入三维要素对象自动变化检测与自适应匹配输出的结果;
C2基于事件描述模板填写已获知的引起数据变化的各种事件,并填写关键内容;
C3建立事件与其引起变化的三维要素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
C4对存在关系的事件,建立事件之间的关系;
C5依次处理每个事件及其涉及的每个三维要素对象的变化;
C6将所有事件及其变化数据存档,完成事件数据库的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事件驱动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库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内容包括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事件终止时间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7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读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采血针的结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