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乳半合成铜拉丝液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6549.4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5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曾玉芬;刘佳;王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田润石(北京)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N4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乳半 合成 拉丝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铜拉丝的金属加工液组合物,其具有优秀的润滑性和消泡性能,能够满足铜丝光洁度和保护工厂环境的要求。
背景技术
在我国线缆行业、铜材和漆包线行业的铜丝拉制过程,普通存在氧化变色,发黑等现象,春、夏季更为严重。随着现有高速机的普及,拉丝速度已大为提高,矛盾越来越突出。用于铜拉丝的润滑剂有多种,使用性能相差很大,有的拉丝润滑剂在使用中会变黑、发臭。还有一些铜拉丝润滑剂会出现拉伸力增大、摩擦力增加、油温升高、油耗增加、模具、塔轮损耗快、铜粉增多等不良状况进而造成所拉线材表面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拉制的铜丝线材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线材质量,节约成本,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铜拉丝润滑剂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拉丝润滑剂有三种,即可溶性皂、皂化油、合成润滑剂。可溶性皂是由动植物油脂或脂肪酸等于无机碱或有机碱反应而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水解后有强碱产生,水溶性pH值高达10左右,造业中游离碱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拉丝液中的铜粉产生化学反应;皂化油是由中性脂肪与可溶性皂按比例混合而成,因为其水溶液中含有可溶性皂,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皂会水解,使拉丝液中产生碱式碳酸铜和铜皂,破坏了皂化油中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油性和亲水性的平衡,造成乳化能力下降,润滑性降低,污染线模,堵塞模孔;合成润滑剂是用合成乳化剂代替可溶性皂,进行乳化、清洗、分散,乳化效果好,泡沫少,冷却和清洗性好,但是合成润滑剂的缺点是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碱式碳酸盐,使润滑性尚不够理想。
本项目所涉及的微乳型半合成铜拉丝液具备极佳的成膜性、热稳定性、防腐蚀性、冷却效果,大大降低了加工液的带走量,保证了铜拉丝操作环境的清洁,也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在较低的浓度下既能满足加工光亮度和加工精度的要求。同时,该发明制作的铜拉丝液没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乳半合成铜拉丝液,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在较低的浓度下既能满足客户光亮度和尺寸精度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铜拉丝液具备极佳的成膜性、热稳定性、防腐蚀性、冷却效果,同时,该发明制作的铜拉丝液没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无害,加工之后也易于除去,保证了铜拉丝操作环境的清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乳半合成铜拉丝液具有优秀的润滑性和清洁性,能够保证加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工厂的地面清洁,给工人的操作也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走量很少的微乳半合成拉丝液,有效的节省了加工液的使用量,延长了加液换液的时间,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加工液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乳半合成铜拉丝液,其配方组成如下:
基础油:10~30%;
复合乳化剂:25~50%;
pH值调节剂:5~20%;
铜缓蚀剂: 0.3~1%;
水溶性润滑剂:10~20%;
消泡剂:0.05~0.15%;
纯净水:余量
所述的基础油为石蜡基矿物油,其40℃粘度在10~22cst,粘度指数80~105;
所述的复合乳化剂为蓖麻油钾皂与石油磺酸钠在特定的工艺下复合而成;
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混合醇胺,即单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铜缓蚀剂为甲基苯并三氮唑;
所述的水溶性润滑剂为聚醚类,聚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反式嵌段共聚物。
所述的消泡剂为硅酮类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涉及的微乳半合成铜拉丝液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是一种长寿命的拉丝液。另外,该拉丝液还能够进行不锈钢金属的拉丝。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叙,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发明涉及的金属加工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 在40~60℃下,将蓖麻油钾皂与石油磺酸钠按比例复合制作复合乳化剂;
2. 把基础油和复合乳化剂混合搅拌至均匀透明状态,再加入pH值调节剂、水,搅拌均匀透明为止;
3. 再依次加入水溶性润滑剂、铜缓蚀剂搅拌至均匀透明;
4. 加入消泡剂,搅拌至均匀透明。
实施例1
基础油:25%;
石油磺酸钠:20%;
蓖麻油钾皂:6%;
单乙醇胺:1%;
三乙醇胺:5%
水溶性润滑剂: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田润石(北京)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益田润石(北京)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