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改性制备中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6539.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怀宝祥;侯海良;翁文彪;程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6;C08K5/14;C08K5/053;H01B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陈少凌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改性 制备 中压抗水树 聚乙烯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重改性制备中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料。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城市化改造进程的加快和对各行业大力的扶持,相应的电缆产品的使用需求也呈现不断递加的趋势,而在中高压电线电缆领域中,以交联聚乙烯材料为主导的绝缘材料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对聚乙烯材料的使用中发现,聚乙烯材料在潮湿环境和电场的双重作用下内部会出现劣化现象导致电缆的使用寿命明显缩短,这种劣化现象被称为“水树”。为了减少因“水树”现象引起的电缆事故出现。各种能够减少水树产生的材料被积极的开发出来,目前主要以两种方法为主,一种方法以欧洲最主要的电缆用聚烯烃供货商北欧化工(Borealis)为代表,通过对聚乙烯的化学组成进行适当的改变来显著提高其抗水树性能,即改变聚合物分子结构、聚合物结构形态,或者采用不同聚合物材料共混,或者采用聚合物合金。这方面已经有商业化生产的产品。另一种方法是向聚合物材料中加入与基体材料分子链有亲和作用的添加剂,例如改善聚合物与水的相互作用,以获得抗水树特性。这种方法以陶氏(Dow)化学公司为代表。这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减少水树现象引发和生长的目的,但通过将两种方法结合而达到更好的抗水树目的的材料则少之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规中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料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以往中压抗水树电缆料中仅通过单一手段进行水树抑制的方法加以改进;提供了一种双重改性制备中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料、制备方法以及该绝缘料使用的抑制水树引发和生长的复配试剂。
本发明通过加入抑制水树引发和生长的复配试剂,来制备中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料;该复配试剂中的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成核作用,可以使水分子均匀的分散在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分子的四周,有效避免水分凝集,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还可以减小聚乙烯结晶区中球晶的尺寸,加快结晶速度,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抑制材料水树引发过程;该复配试剂中的乙烯醋酸乙烯改性聚合物引入了极性基团,提高了聚乙烯材料的亲水性,阻止材料中水分子进一步凝聚成水滴;该复配试剂中的茂金属聚合物与聚乙烯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增加体系的韧性,提高体系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并且分子链的不对称性在分子结构中可形成缠结点,在各成分之间起到联结、缓冲作用,可分散和缓冲体系受到的冲击能,减少微裂纹因受力发展成裂缝的机会,提高了体系的冲击强度,进而抑制了水树的生长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改性制备中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低密度聚乙烯 100份,
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 0.1~0.5份,
乙烯醋酸乙烯改性聚合物 1~10份,
茂金属聚合物 3~15份,
抗氧剂 0.2~0.5份,
交联剂 1~3份。
优选地,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是熔融指数为2.0~3.0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为二亚苄基山梨醇(DBS)、1,3:2,4-二(3,4-二甲基亚苄基)山梨醇(MDBS)、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乙烯醋酸乙烯改性聚合物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G-MAH)、中密度聚乙烯接枝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茂金属聚合物为茂金属聚乙烯(MPE)、茂金属弹性体(POE)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抗氧剂300)、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抗氧剂DLTP)、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苯甲酰(BPO)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前述的双重改性制备中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所述重量份数及组分备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磁粉制动器
- 下一篇:编织袋内部涂覆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