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及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6132.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品;贾延江;张铮;毛玲;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4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携式 三导联 实时 无线 监测 系统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心电采集电极(1)、心电采集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无线模块(4)、电源模块(5)和控制台上位机(6),其中,心电采集电极(1)、心电采集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无线模块(4)、以及控制台上位机(6)依次连接,其中:心电采集电极(1)用于拾取人体表的微弱心电信号,送入心电采集模块(2),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由数据处理模块(3)进行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然后经由无线模块(4)发送入无线网络并最终发送到控制台,电源模块(5)负责将外接电源转换为系统电源和参考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采集电极有3个,其中两个为信号提取电极,一个为右腿驱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采集模块(2)包括输入缓冲级(7)、右腿驱动电路(13),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仪表放大级(8)、高通滤波器(9)、中间放大级(10)、低通滤波器(11)、工频陷波器(12),所述心电采集电极(1)的两个信号提取电极与所述输入缓冲级(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入缓冲级(7)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置仪表放大级(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工频陷波器(12)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的AD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入缓冲级(7)的输出端相加后连接到所述右腿驱动电路(13)的输入端,所述右腿驱动电路(13)的输出端与所述心电采集电极(1)的右腿驱动电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工频陷波器(12)为50Hz工频陷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负责将外接电源转换为供心电采集模块(2)使用的5V电源和1.3V、2.5V参考电压、以及供数据处理模块(3)和无线模块(4)使用的3.3V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采集模块(2)采用单电源低功耗设计,所述心电采集模块(2)的中间参考电压通过电源分压加电压跟随器形式实现,所述输入缓冲器(7)和右腿驱动电路(13)采用TI公司的低功耗运放TL064,所述前置仪表放大器(8)采用ADI公司的微功耗仪表放大器AD8236,所述高通滤波器(9)、中间放大级(10)、低通滤波器(11)采用TI公司的LMV324运算放大器。
7.一种新型便携式三导联实时无线心电监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利用控制台上位机对接收到心电数据,首先进行差分处理,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和阈值处理,再通过R波检测找到R点,然后找到与此R点对应的Q、S点,最终标记出Q、R、S点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1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