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5799.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彦峰;罗宏杰;陈长;杜靖;金平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0/08 | 分类号: | C23C20/08;G02B1/10;C03C17/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糙 氧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制含钒离子、成膜促进剂和相分离组分的前驱体溶液,所述相分离组分为能够在前躯体成膜后干燥过程中从前躯体膜中单独析出,产生均匀分散的异相团聚体的物质;
采用所述前驱体溶液在衬底上形成前驱体薄膜,干燥形成不均匀薄膜;以及
所述不均匀薄膜经热处理后得到所述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分离组分选自ZnCl2、Mg(NO3)2、Y(NO3)2、CaCl2、La(NO3)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离子、成膜促进剂和相分离组分的摩尔比为1:(0.05-1):(0.001-0.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离子为四价钒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促进剂为聚乙烯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叔辛基酚聚氧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还含有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选自钨、钼、铌、氟、铬、钛、铝和锰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离子和掺杂元素的摩尔比为1:(0-0.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采用惰性或者弱氧化性气氛在-0.1~0.2MPa下,高于350℃的温度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所用的溶剂为水、乙醇、甲醇、丙酮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钒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1~2mol/L。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表面有大量不规则空隙和异相团聚体,所述不规则空隙和/或异相团聚体的直径在50~2000n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在632.8nm处的折射率在1.7~2.8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为45%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的结晶相为金红石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在15℃和100℃对近红外光的透过率的变化率为7%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粗糙度二氧化钒薄膜的雾度值为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7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种子图像采集直立摆放装置
- 下一篇:粉体的粉碎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0 通过固态覆层化合物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悬浮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20-02 .镀金属材料
C23C20-06 .镀金属材料以外的无机材料
C23C20-08 ..镀化合物、混合物或固溶体,例如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C23C20-04 ..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