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水密填料函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531.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洪;王文斌;郭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7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水密 填料函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电缆的连接和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密填料函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密填料函多装配在分线盒或传感器上使用,作为分线盒或传感器内部电缆向外部输出的结构。其中分线盒则是工业连接器的一个种类,分线盒是将接入的一条电源或者数据通过分流转换后,可以输出多条电流或数据信号的设备。
为了保证分线盒或传感器内部电器元件的正常工作,要求分线盒或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如果分线盒或传感器的水密性能不稳定,水分就会渗透进入。尤其是水密填料函中的电缆一旦有破损口,水在压力浸透下顺着电缆芯束线分别向传感器、分线盒等内部漫延,电缆线芯和水间产生电解腐蚀,从而损坏传感器接头,这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水密性良好的电缆水密填料函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水密填料函,包括函座和固定连接在函座上的函体,函座和函体内设有贯穿的电缆孔,电缆孔内设有若干填料腔,各填料腔内均设有密封材料。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填料腔包括位于函体外端口内侧的第一填料腔和位于函体和函座之间的第二填料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填料腔在端口处设有紧固螺帽,第一填料腔内的密封材料为设在紧固螺帽下侧的若干密封垫和平面密封圈。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函座和函体间设有若干紧固螺栓。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函座和函体间设有配合齿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函座和函体间在配合齿口内侧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电缆水密填料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将电缆穿过函体和函座内的电缆孔;
B. 转动紧固螺帽并压实紧固螺帽下侧的密封垫和平面密封圈;
C. 去除电缆在第二填料腔内部分的外层保护套,露出线芯后,向第二填料腔内灌注密封剂;
D. 按接线长度裁剪各线芯并去除各线芯接线端的表层护套,露出金属芯线后,安装线耳;
E. 在金属芯线与表层护套的接口处、线耳及金属芯线表面上滴加瞬干胶,瞬干胶凝固后,去除线耳导电位置的瞬干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C中密封剂为RTV硅橡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E中瞬干胶为495瞬干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电缆水密填料函中,电缆孔内设有若干填料腔,各填料腔内均设有密封材料,结合其使用方法,使用时在多个填料腔内依次进行电缆外层保护套与电缆孔间、线芯与电缆孔间以及金属芯线与表层护套间的密封,完成电缆在电缆孔内的多层密封保护,有效改善电缆水密填料函的水密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安装电缆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水密填料函,包括函座1和固定连接在函座1上的函体2,函座1和函体2内设有贯穿的电缆孔3,电缆孔3内设有若干填料腔,各填料腔内均设有密封材料。
本电缆水密填料函中,电缆孔3内设有若干填料腔,各填料腔内均设有密封材料,完成电缆在电缆孔内的多层密封保护,有效改善电缆水密填料函的水密特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填料腔包括位于函体2外端口内侧的第一填料腔4和位于函体2和函座1之间的第二填料腔5。
本发明中填料腔共设置两个,第一填料腔4用于电缆外层保护套与电缆孔间的密封,第二填料腔5用于线芯与电缆孔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填料腔4内设有紧固螺帽6,第一填料腔4内的密封材料为设在紧固螺帽6下侧的若干密封垫和平面密封圈。
第一填料腔4内通过紧固螺帽6压实紧固螺帽6下侧的密封垫和平面密封圈,完成电缆外层保护套与电缆孔间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函座1和函体2间设有若干紧固螺栓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函座1和函体2间设有配合齿口8。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函座1和函体2间在配合齿口8内侧设有密封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烯烃分离系统及烯烃分离方法
- 下一篇:套料铣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