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269.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孔亦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亦周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复合 工业化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炭肥的原料混合,采用螺旋挤出装置加热、挤压、挤出,再进入卧式冷却滚筒内滚动冷却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挤出装置包括挤出装置传动机构(2),挤出装置传动机构(2)壳体内设置有螺旋挤出杆(6),挤出装置驱动电机(1)与螺旋挤出杆(6)的一端连接,挤出装置传动机构(2)挤入端上方设置有料斗(3),挤出装置传动机构(2)的壳体上设置外部电加热元件(5),挤出装置传动机构(2)的挤出端端头是孔板(7),孔板(7)上开有若干个等径的圆孔;孔板(7)的外部设置有可旋转的切断刀(8),切断刀(8)依次和切断装置传动机构(10)、切断装置驱动电机(11)连接;
然后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
取复合炭肥的原料:固体尿素、磷铵、钾盐以及木炭粉,均粉碎至60-80目,然后在无水的状态下均匀混合得到粉体物料;
步骤2、
将步骤1混合好的粉体物料从料斗(3)送入所述螺旋挤出装置,开启挤出装置驱动电机(1),挤出装置驱动电机(1)带动螺旋挤出杆(6)绕轴向转动;
同时开启外部电加热元件(5),在螺旋挤出杆(6)旋转时自身对粉体物料剧烈的摩擦生热以及外部电加热元件(5)双重升温作用下,粉体物料内的可熔物质尿素达到自身的熔点温度而发生相变,此时粉体物料中在此温度下尚不会发生相变的物质与可熔物质尿素之间就自然形成了一种质密的可塑的复合物;
在螺旋挤出杆(6)的作用下,质密的可塑的复合物从挤出装置传动机构(2)挤出端的孔板(7)挤出,挤成若干圆柱形条状复合物;
步骤3、
开启切断装置驱动电机(11),经过切断装置传动机构(10)带动切断刀(8)转动,自孔板(7)挤出的圆柱形条状复合物经旋转的切断刀(8)切成长度等于直径的短圆柱形颗粒,由变频器控制切断装置驱动电机(11)的转速即控制切断刀(8)的转速;
步骤4、
短圆柱形颗粒落入在螺旋挤出装置下方设置的卧式冷却滚筒内,随旋转的卧式冷却滚筒筒壁作滚动运动以及颗粒与颗粒间相互挤压碰撞产生形变,由短圆柱形过渡到准圆球形,同时在卧式冷却滚筒内逐渐冷却成固体然后从卧式冷却滚筒的出料端泻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尿素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2.6%、标示为N46-0-0的尿素,所述磷铵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6%、标示为N10-P50-0的磷酸一铵,所述钾盐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1.6%、标示为0-0-K60的氯化钾,所述木炭粉占粉体物料质量百分比29.8%,氮磷钾总养分比例为39%,各有效养分标示为N13-P13-K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尿素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5.2%、标示为N46-0-0的尿素,所述磷铵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4%、标示为N10-P50-0的磷酸一铵,所述钾盐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3.3%、标示为0-0-K60的氯化钾,所述木炭粉占粉体物料质量百分比27.5%,氮磷钾总养分比例为40%,各有效养分标示为N14-P12-K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尿素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1.7%、标示为N46-0-0的尿素,所述磷铵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0%、标示为N10-P50-0的磷酸一铵,所述钾盐为占总质量百分比21.7%、标示为0-0-K60的氯化钾,所述木炭粉占粉体物料质量百分比36.6%,氮磷钾总养分比例为35%,各有效养分标示为N12-P10-K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状复合炭肥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7)的端面开有若干等径的圆孔,不同规格的孔板(7)其圆孔直径不同,圆孔直径为3-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亦周,未经孔亦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2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