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197.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荣;马永忠;刘春平;李小永;姜一超;李淼;李冬青;付丽霞;曹瑾;付茜;付亚丽;王志霞;彭菁菁;刘万斗;靳利;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构造 边部稠油冷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油田滚动扩边的深入,在稠油油藏的边部,分布着一些特稠油井,稠油冷采举升常用电热杆、螺杆泵配套井筒化学降黏、掺稀油等受工艺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边部稠油开采过程中地层原油处理、及井筒举升的需要。
王俊杰等人发表在2004年第11期油气田地面工程杂志上的套保油田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一文指出:吉林油田本着总体布局、分期实施、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原则,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稠油冷采设备和地面工艺流程,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稠油冷采地面工艺设计的难题,同时为吉林油田的增储上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始终把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减少投资、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使这项技术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刘林等人发表在2003年第3期国外油田工程杂志上的稠油冷采油藏的注空气开发技术一文阐述了重油油藏冷采后采用注空气法(地下燃烧)的潜在应用状况。由于冷采油田在冷采的经济界限内仍遗留大量的能源,而且蚯蚓洞型的通道处于衰竭油藏之中,因此它是注空气的理想候选油藏。作者认为,蒸汽短时期进入衰竭油藏,会破坏“蚯蚓洞”,从而使受热通道产生较高的渗透率。受热的通道为可流动的原油到达生产井提供流路后,随即实施油藏点火和注空气。蒸汽/燃烧法的综合应用可在薄油藏,且持续注蒸汽无经济效益的油藏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该方法涉及到重油燃烧项目中失败的三个技术问题:无效点火、不适当的注空气速率以及由于流体的高饱和度造成的阻碍使地层临时性堵塞。本文概述了稠油冷采和稠油地下燃烧技术,并对推荐的注空气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这些技术对油藏边部的稠油开采都不适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对油藏进行径向钻井增大重力泄油面积,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油层吞吐,螺杆泵配套同轴双空心内循环加热系统开采油藏边部稠油,达到原油顺利举升至地面的目的。克服应用地面驱动螺杆泵举升抽油杆扭矩大,停抽后启动困难;克服抽油机配套同轴双空心杆举升抽油杆下行不同步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的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吡啶,3.75~4.0%;N-乙基哌啶,12.5~13.5%;四氢呋喃:2.5~3.0%;乙酸乙酯,0.75~1.0%;异丙醇,15.5~17.5%;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5.8~6.3%;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5~8.0%;氟碳表面活性剂FN-2,0.005~0.01%;氢氧化钠,1.5~1.75%;碳酸氢钠,1.25~1.5%;其余为正丁醇;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首先,将吡啶、N-乙基哌啶,四氢呋喃、异丙醇等四种组分按重量比加入搪瓷反应釜;搅拌30分钟后按比例加入苯乙基苯基聚氧丙基聚氧乙基醚、蓖麻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氟碳表面活性剂FN-2、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正丁醇等六种原料,缓慢升温到45~50℃,搅拌30分钟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乙酸乙酯,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加热,边冷却边搅拌,冷却常温,得到含路易士碱的降黏剂A;
步骤2、起出稠油井内管柱;稠油井内管柱包括油管、抽油泵、抽油杆;
步骤3、在稠油井内下入探、冲砂管柱进行探冲砂施工;探、冲砂管柱从下至上为本体外径为89mm笔尖、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笔尖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探、冲砂至人工井底,用80℃热水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循环洗井,至到套管返出清水为止;
步骤4、起出探、冲砂管柱;
步骤5、在稠油井内下入通井管柱并实施通井;通井管柱从下至上为外径为118mm通井规、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通井规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通井至人工井底后,起出通井管柱;
步骤6、在稠油井内下入刮削管柱进行刮削施工;刮削管柱从下至上连接外径为146mm的刮削器和外径为89mm加厚油管;刮削器与油管之间丝扣连接;将刮削管柱从井口下至需要施工井段刮削5~10次;从油管进入套管返出正洗井,洗井液用量为2~3倍井筒容积,起出刮削管柱,检查刮削器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
步骤7、磁性定位测井;测定套管的接箍位置;
步骤8、进行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径向水平井钻进施工的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气动式管材自动矫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