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轨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775.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斯·沃尔特;迈克赫尔·沃迦茨基;克里斯蒂安·鲁斯曼;汉斯-彼得·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郑霞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轨道 机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2年1月30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号102012201274.5的权益。
发明背景
本发明大体涉及可调式座椅,并特别涉及其位置可以向前和向后调节的交通工具座椅。
如乘用车的交通工具,通常包括驾驶者和其他乘员使用的座椅。在许多交通工具中,为了驾驶者或乘员的舒适,座椅的位置可以调节。调节座椅的位置的选项通常包括向前和向后移动座椅的能力。
有些交通工具包括移动第一排中的座椅以便于进入第二排的选项。这被称为简单进入的选项,并通常在具有前排座椅和位于前排后面的第二排座椅的双门交通工具中见到。简单进入的选项允许前排座椅的大体直立的靠背部分从其正常使用位置枢转到更靠前的位置,以便于进入座椅后面的空间。此外,整个座椅可以被解锁,以使其可被向前移动。通常,座椅被移动到其最靠前的位置。这允许人更容易地进入位于座椅后面的空间,以坐入第二排的座椅。当人坐入第二排的座椅后,前排座椅的座椅靠背可被升高到其正常的使用位置,以及前排座椅可以从其最向前的位置向后移动。有些传统的前排座椅包括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当容易进入的特征被使用时将前座椅偏移在其最靠前的位置以在第二排乘客正在进入或离开交通工具时防止前排座椅无意地向后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座椅,并特别涉及具有座椅轨道组件的交通工具座椅。座椅轨道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轨道。第二轨道包括制动器。滚子与第一和第二轨道接合,以便于第一轨道相对于第二轨道运动。第一轨道相对于第二轨道运动到预定位置导致滚子和制动器接合,以使制动器抵制滚子的旋转,因此将第一轨道相对于第二轨道暂时保持在该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另外方面中,座椅组件被提供用于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地板上。座椅组件包括座椅和安装在座椅上的轨道组件,轨道组件用于可移动地相对于地板安装座椅。轨道组件允许座椅在向后的就座位置和向前的容易进入的位置之间移动。轨道组件可包括安装在座椅上的第一轨道和用来安装在交通工具地板上的第二轨道。制动器机构暂时将座椅保持在向前的容易进入的位置,以使可以通过手动推或拉所述座椅以克服所述制动器机构的保持力,来使座椅从向前的容易进入的位置朝向后的就座位置释放。
当根据附图阅读时,通过下面对于优选的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并入了容易进入的特征的轨道组件的交通工具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交通工具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座椅是在其向前容易进入的位置。
图3是图1所示的轨道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轨道组件沿图3中的线4-4的横截面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线5-5穿过并入制动器特征的轨道组件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轨道组件的部分的截面图,其中轨道组件被示出在向前容易进入的位置。
图7是并入了制动器特征的轨道组件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截面图,其中轨道组件被示出在向前容易进入的位置。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在图1和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交通工具座椅10。座椅10可为斗式座椅的形式,以使座椅10被制成用于单独的乘员,如前排驾驶者或乘客座椅。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座椅10可以被配置为不同于所示出和描述的,例如,用于支撑多个乘员的长条型座椅。座椅10包括座椅底部12和座椅靠背14。座椅底部12和座椅靠背14可为了美观和乘员的舒适而被加入衬垫和加入垫套。座椅部分12和靠背14也可以装上皮革、织物,或其它期望的材料。
座椅10可以包括倾斜机构(未示出),其允许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椅底部12枢转到期望的大体直立的正常使用位置。倾斜机构(未示出)然后可以操作到锁定位置以保持座椅靠背14在期望的直立的位置。因此,座椅靠背14可以被移动到多个直立的正常使用位置中的一个。如下面将要讨论的,座椅靠背14还可枢转地安装在座椅底部12上,以使座椅靠背14可从如图1中所示的直立的正常使用位置中的一个移动到如图2中所示的向前容易进入的位置。在向前容易进入的位置中,座椅靠背14通常被定位在座椅底部12之上。移动座椅靠背14到其向前容易进入的位置的原因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尔公司,未经李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