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震信息联合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609.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夏竹;张胜;郭建明;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杜伊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联合 确定 沉积 特征 分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中井震信息联合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
技术背景
油气田勘探开发阶段,随着井网密度的加大,测井资料在储层沉积特征和平面分布、油气藏分析、储层和油藏静态地质建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目前测井资料(数据)在解释方法上、过程上和井震信息综合运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是:
①过于侧重对单井垂向储层微观沉积单元剖分或小尺度测井信息量的精细提取与分析,由于缺乏具有连续性、周期性、层次性、规模性、叠合堆砌性的多尺度等时间沉积深窗的分级控制与自然约束,人为地增加了井间小单元(如沉积微相)对比解释的不确定性、多解性与难度;
②对连续的测井数据变量集合的统计效应,以及所映射的储层宏观沉积特征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地质建模中没有应用单井层序级、准层序(组)级别或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等时间沉积体的顶、底分界面、地层单元大小来合理、分级地划分测井数据组合分析窗口的实例,也没有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单井垂向信息的优势。
③没有借助地质建模中单井敏感属性垂向粗化(统计)技术和多井间合理插值方法直接实现对多井空间上储层宏观沉积特征的连续追踪分析与体解释的方法。
④尽管现在的地震分辨能力仍然有限,但通常还是能够满足对地层层序、准层序(组)等较大尺度的沉积单元(沉积相、亚相)的分辨,尤其具有确定空间上面状构造(地层、沉积相界面和断层面)分布趋势优势;而层序内部和更小尺度地质单元的地震解释(地震平剖属性与地震沉积相切片分析等)没有在相同尺度上与之匹配的测井相进行合理刻度、标定和比对约束。
因此,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测井与地震资料的高度融合,发挥井点垂向约束力和地震数据三维优势,没有提高测井信息在快速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测井、地震资料紧密匹配,更好地符合沉积演化规律的井震信息联合确定储层沉积特征和分布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确认所有单井上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边界的准确位置和旋回发育个数;
(1)通过已知的测井、录井和取心鉴定分析、岩心测试化验结果、粒度变化特征、储层测井相、测井参数的直方图和交会图,筛选出与地层沉积旋回或岩相敏感的测井属性韵律曲线;
(2)对每口单井敏感测井属性曲线变换得到分级测井属性曲线;并划分出每口单井的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顶、底分界线和旋回厚度单元。
步骤1)所述的曲线变换是:
(a)选择预处理后的一维敏感测井数据,截取目标深窗分析范围,并对测井采样数据进行多点平滑、整形处理;
(b)确定一维测井曲线的中央基准线,以中央基准线为基准可划分出测井两个物理值的左、右分布区域,完成对测井信号物理属性左、右采样极值点分区。
所述的确定一维测井曲线的中央基准线是:沿初始波形曲线深度方向、逐点自上向下先区分出左、右极值点集并采用多项式平滑拟合出左、右初始极值包络线;然后,按照测井原始采样间隔连续计算每个采样位置上穿越左、右包络线两极值点的中点值,连接所有垂向中点值、采取多项式平滑拟合获得中央基准线。
(c)分别求取初始级测井波形(曲线)上位于中央基准线左侧的极大值点集(绝对值)和其右侧的极大值点集(绝对值),连续通过纵向上相邻左侧极大值点和右侧极大值点的线性插值求取与中央基准线相交的测井曲线物理平衡点集,再对垂向上相邻左、右极值点集和物理平衡点集进行波形重构获得一级测井波形曲线,并进行三次样条函数或多项式插值方法拟合,获得光滑的、合理的一级测井波形曲线;
(d)把一级测井波形曲线当作初始级波形再进行极值点集筛选、插值与二级新波形的重构、样条函数拟合,重复得到多级测井韵律分析曲线。
所述的重复次数依据测井原始信号的频率、采样率和被分析目标的大小确定。
所述的重复次数是3次以上。
(3)利用多级测井韵律分析曲线识别出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顶、底分界面,然后进行井震合成记录联合标定与对比,结合取心资料核校,确认所有单井上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边界的准确位置和旋回发育个数。
2)在单井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对每口井同时间形成的沉积旋回分界面进行井间拟合,然后利用地震构造面进行趋势面校正,得到多井中期、中-短期沉积旋回的空间对比格架,并获得对应网格单元顶、底分界面的趋势面;
步骤2)所述的趋势面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拟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