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584290.X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喻之斌;须成忠;卓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核 处理器 错误 压力 测试 程序 生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代码产生器:根据预设的控制参数自动产生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
多核处理器模拟器:接收代码产生器产生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运行所述极限测试程序产生体系结构弱点因子值;
仲裁模块:根据多核处理器模拟器产生的体系结构弱点因子值,判断代码产生器产生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机器学习模块:集成有遗传算法工具,用于在仲裁模块判断代码产生器产生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不符合要求时,运行所述遗传算法工具,所述工具优化代码产生器的控制参数,使体系结构弱点因子值达到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产生器能自动优化其控制参数以使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值达到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包括长延迟操作指令、指令并行处理和指令延迟、指令类型组合、前端指令缺失、缓存覆盖率和操作参数设定,以及共享存储器的一致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产生器加载控制参数产生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所述控制参数加载和产生在内存中完成,所述加载采用间隔性的指令加载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产生器向其内存写入数据的循环程序的规模小于重排序缓存(ROB)大小的1.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遗传算法工具优化的控制参数包括指令组合、指令依赖距离、长延迟算法所占比重、关联指令链的平均长度、寄存器的使用、与二级缓存未命中相关的指令、随机种子、共享数据和代码产生器开关。
7.一种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a:加载代码产生器预设的控制参数,使代码产生器产生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
步骤b:在多核处理器模拟器上运行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生成该体系结构弱点因子值;
步骤c:判断代码产生器产生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将测试程序的方案反馈到机器学习模块,机器学习模块运行遗传算法工具来优化代码产生器的控制参数,并重新转入步骤a,如果符合要求,将本次生成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极限测试程序作为多核处理器极限测试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根据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弱点因子的影响因子确定预设的控制参数,所述影响因子包括长延迟操作指令、指令并行处理和指令延迟、指令类型组合、前端指令缺失、缓存覆盖率和操作参数设定,以及共享存储器的一致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加载和产生在内存中完成,所述加载采用间隔性的指令加载技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核处理器软错误压力测试程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遗传算法工具优化的控制参数包括指令组合、指令依赖距离、长延迟算法所占比重、关联指令链的平均长度、寄存器的使用、与二级缓存未命中相关的指令、随机种子、共享数据和代码产生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2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