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微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013.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艳红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微 振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探测地下、水下、气体中空间区域三维振动信号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通用的马赫泽德(Mach-Zehnder)传感器基本结构如说明书附图部分的图2所示,主要由传感光波导21,参考光波导22,连接上述两种光波导的两个1×2耦合器19、20,以及用于输入、输出信号的两根无感引导光波导组成。
由微振动产生的光波导变形拉伸,将产生传感光波导21与参考光波导22之间的长度差ΔL,当极窄带宽的单模激光从1×2耦合器19到达1×2耦合器20时,在传感光波导21与参考光波导22之间造成的激光光程差可换算为易测量的激光光波相位差φ,如下式(1):
假设传感光波导21和参考光波导22中的光波振幅分别为A1、A2,则在1×2耦合器20处形成干涉后,合成振幅如下式(2)所示:
在马赫泽德传感结构中,A1=A2,于是公式(2)化为:
由式(3)可知,马赫泽德传感结构输出光的合成振幅在0~2A1之间变化。当λ为μm量级时,则振动使ΔL达到μm量级的长度变化,干涉合成光强就会有明显变化,这就是马赫泽德传感结构灵敏度较高的理论依据。
然而,普通马赫泽德传感器一方面仅适用于感应接触或者接近振源的振动信号,对于地下、水下、气体中空间区域三维振动或者距离较远的振源,则无法反应或反应极弱;另一方面,实际使用中,传感光波导21和参考光波导22往往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振动干扰使两种光波导中光信号同时发生变化,致使合成光的光强不可控,使得难以通过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获知振源性质及强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