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顺层长钻孔连串造穴抽采煤层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3951.7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王保玉;白培康;李国富;毛虎平;胡包生;田永东;韩文梅;鲁博;王小兵;李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7/28;E21B10/32;E21B10/6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顺层长 钻孔 连串 造穴抽采 煤层气 方法 | ||
1.一种井下顺层长钻孔连串造穴抽采煤层气方法,其特征在于:煤矿井下钻场距煤层底板的1/3~1/2煤厚处开孔,施工本煤层顺层长钻孔,在钻孔达到预定深度后,在退钻过程中对钻孔孔壁依次由里到外进行造穴,造穴起始位置位于钻孔底部,钻孔施工完成后,在钻孔内出口处安装煤层气抽放管路,封孔,封孔长度大于5~8m,并把钻孔抽放管路与井下抽放系统相连,利用井下抽放泵站对这个抽放钻孔影响区的煤层气井下抽放。
2.一种液压机械式随钻变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1)、壳体、心管、心轴(18)、钻头(19)、活塞系统、钻井液流向控制系统、随钻扩孔牙轮臂总成;所述的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体(12)、中壳体(14)、下壳体(15),上接头(11)连接上壳体(12),上壳体(12)和中壳体(13)中心布置心管(13),中壳体(14)和下壳体(15)中穿设心轴(18),心轴(18)下端连接钻头(19),在心轴(18)外侧套有大弹簧(17),大弹簧(17)卡于下壳体(15)和心轴(18)之间;活塞系统包括活塞(21)、活塞腔(20)及活塞腔连接孔(31、36);钻井液流向控制系统设置在心管(13)与心轴(18)之间,钻井液流向控制系统包括连接管(28),连接管(28)一端为压帽(25),另一端为入水口(29),外壁安装有环形小弹簧(27),连接管(28)侧壁为过液长孔,连接管(28)上端压帽(25)位于心管(13)底端,连接管(28)下端和心轴(18)连通;上壳体(12)和中壳体(14)中形成的腔体内设有环形的活塞(21),活塞(21)上表面积大于下表面积。
3.随钻扩孔牙轮臂总成包括活塞系统及与活塞(21)侧面连接的齿形杆(32),中壳体(14)外侧的齿轮(42),齿轮(42)和齿形杆(32)啮合,齿轮(42)与牙轮臂(43)连接,在中壳体(14)上设有斜向喷嘴(3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顺层长钻孔连串造穴抽采煤层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距煤层底板向上1/3煤厚或1.5m处开孔,施工本煤层顺层长钻孔,煤层长钻孔轴线位于预抽煤层距煤层底板的1/3~1/2煤厚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顺层长钻孔造穴抽采煤层气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穴起始位置为钻孔底部,最后一个造穴位置为距孔口15~20m之间,洞穴间距按 取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顺层长钻孔造穴抽采煤层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洞穴直径D按下列方法选取:(1)当无煤岩力学参数时,洞穴直径按1/4-1/5煤层厚度M取值,式中:为洞穴直径、为预抽煤层厚度;(2)当有煤岩力学参数时,洞穴直径可按公式计算:
式中:M—为煤层厚度;—初始地应力,可按,为预抽煤层覆盖层岩层平均重度,H为覆盖层厚度;为煤层的粘聚力、为煤层的内摩察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北大学;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9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隔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回撤支架无线遥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