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惯性导航的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3176.5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哲田;姚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导航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导航装置及其方法,且特别有关于一种惯性导航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导航系统为一种自主地利空间定位的卫星系统,可经由电子设备接收器接收卫星导航系统所发送的信号来确定电子设备接收器的所在位置(经度、纬度),并且,其位置精准度可精确到误差10公尺的的范围内。随着科技的进步,车用导航装置(即信号接收器)进行导航愈来愈普遍。然而,由于导航装置必须仰赖信号接收方才进行导航,因此在信号强度不良或甚至无信号处,其就失去导航功能。
为了能在室内等无信号处进行导航,多是利用具备WiFi无线网络功能的移动装置,在WiFi无线区域网络环境下做建置。其建立地图信息并记录环境所有无线网络基站的位置,然后记录地图上每个位置的信号强度。之后使用者可利用移动装置侦测附近周围所有的无线网络基站,根据所得到的信号强度差异,再通过比对数据库来取得导航信息。
然而,无线网络信号强度易受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障碍物的改变或其他无线传输的干扰都有可能影响信号强度,因此需时常去调校维护数据库,对使用者或数据库维护者而言都相当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惯性导航的方法,包含:提供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含位移侦测单元与方位侦测单元,位移侦测单元用以侦测速度与位移,方位侦测单元用以侦测方位角;取得目的地信息;显示导航路径于移动装置,导航路径包含依序排列的多个路段与多个转弯点,转弯点连接二个相邻的路段;依据位移侦测单元与方位侦测单元侦测当前位置;及当前位置由其中一个路段中移动至邻近于路段相接的转弯点,显示提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惯性导航的装置,包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目的地信息;显示单元,显示对应于目的地信息的导航路径,导航路径包含依序排列的多个路段与多个转弯点,转弯点连接二个相邻的路段;位移侦测单元,用以侦测速度与位移;及方位侦测单元,用以侦测方位角,依据位移侦测单元与方位侦测单元侦测当前位置;其中,当前位置由其中一个路段中移动至邻近于路段相接的转弯点,显示单元显示提示信息。
本发明以移侦测单元与方位侦测单元侦测当前位置并进行导航,不受天候、障碍物等外部影响,增进使用的便利性。此外,使用者可自行录制个人化的导航路径,适用于展览会、园游会等暂时性活动的导览,并可取代指示牌的设置,不仅方便使用,且建制成本低。
有关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其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时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时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态样显示时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态样显示时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提醒视窗时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提醒视窗时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确认视窗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惯性导航的装置
2:侦测单元
21:侦测单元
22:方位侦测单元
3:信息取得单元
31:扫描模块
32:接收模块
4:显示单元
41:第一显示区
42:第二显示区
5:记录单元
6:储存单元
8:条码
80:导航信息
81:目的地信息
82:导航路径
821:路段
822:转弯点
83:起始点信息
84:地图信息
85:提醒视窗
851:确认视窗
9:远端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惯性导航的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以惯性导航的装置1为手机说明,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或可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