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2460.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管丽敏;罗煜;王族泽;安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河宝利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5/5313;C08K3/02;C08K5/3492;C08K3/38;C08K3/22;C08K3/34;C08K3/26;C08K7/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3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品种,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自润滑性,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其他工业、民用领域。
目前主要是通过在聚酰胺中添加较高填充量的矿物质组分如矿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来增强制品的强度,但是这会使得聚酰胺的熔体流动性大大下降,无法满足需求,不能制造出兼备强度、燃烧性和表面光洁的薄壁模塑制品。但在某些特殊的应用领域,既需要材料具有极好的流动性,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模量及阻燃性能。因此,改善聚酰胺的流动性成为许多研究者共同研究的课题。改进聚酰胺的熔体流动性一般是通过添加流动促进剂如低分子量的聚烯烃蜡、硬脂酸、乙撑双硬脂酰胺、褐煤酸盐等来获得。在文献CN1498920A中提及的流动促进剂采用0.1~250μm的二氧化硅;PCT/NL00/00339、CN00811277.0中加熔点比高分子量聚酰胺的熔点高的聚酰胺低聚物;CN201110222602.8中添加1%~50%的液晶聚合物等。还有如CN1189174A、CN1305505A采用星型支化聚酰胺的方法改善流动性。所有这些技术都存在改进效果不够或者在注塑成品时会出现制品表面缺陷,或者需要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新的聚合物,成本提高。
公开了一种流动性优良的、低翘曲的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是由30-60%的聚酰胺、40-70%的无机增强填料和0-20%的阻燃剂制备得到,虽然该增强聚酰胺组合物的流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存在模量较低、阻燃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包括聚酰胺、阻燃剂和无机增强填料,所述的聚酰胺由半芳香族聚酰胺和脂肪族聚酰胺组成,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还包括有阻燃协效剂,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和脂肪族聚酰胺的质量比为1:0.35-3,以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聚酰胺 30-74%;
阻燃剂 5-15%;
阻燃协效剂 1-5%;
无机增强填料 20-60%。
其中,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为主要由芳族二羧酸单元构成的二羧酸单元和主要由具有4至14个碳原子的脂族二胺单元构成的二胺单元,并且其包含不多于15μeq/g的端氨基。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粘度为0.6-1.5 dl/g,所述的脂肪族聚酰胺的粘度为1.0-2.5 dl/g。
优选地,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粘度为0.8-1.2 dl/g,所述的脂肪族聚酰胺的粘度为1.5-2.5 dl/g。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为聚酰胺6T/6I、聚酰胺6T/6I/66、聚酰胺6T/6、聚酰胺6T/66、聚酰胺6I、聚酰胺10T、聚酰胺10I、聚酰胺10T/10I、聚酰胺10T/10I/66、聚酰胺10T/6、聚酰胺10T/66、聚酰胺12T、聚酰胺MXD6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脂肪族聚酰胺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1010、聚酰胺6/66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为聚酰胺6T/6I、聚酰胺6T/6I/66、聚酰胺6I、聚酰胺10T、聚酰胺10I、聚酰胺10T/10I、聚酰胺10T/10I/66和聚酰胺MXD6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脂肪族聚酰胺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66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阻燃剂为次膦酸盐、红磷、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中的一种;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硼酸盐、金属氢氧化物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硼酸锌、氢氧化镁、软水铝石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机增强填料为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河宝利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大河宝利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液压弯管机
- 下一篇:机器人内装喷涂车门关门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