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开槽多喷嘴增强混合引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2386.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廖达雄;陈振华;任择斌;张仕宏;解志军;张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F04F5/4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谢天府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开槽 喷嘴 增强 混合 引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射器技术,具体地讲是一种可增强混合并提高引射效率的引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环状缝隙式或单喷管中心引射式引射器的引射气流与被引射气流的接触面积小,不利于两股气流的混合,从而引起混合室长度加大、摩擦损失较大、以及引射效率较低等问题,环状缝隙式引射器的加工制造难度较大。另外常规引射器因气流压力、速度等参数相差较大两股气流突然接触会引起一定的总压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增强混合并提高引射效率的引射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开槽多喷嘴增强混合引射器,该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1)引射进气主管道:该主管道引入在引射器中起驱动作用的主动气流;
2)引射进气分流管道:分流管道将引射进气主管道的气流分流并对称引入集气室;
3)集气室:集气室稳定气流并为引射喷嘴供气;
4)引射喷嘴进气管道:喷嘴进气管道从集气室引气为引射喷嘴供气;
5)后整流板:后整流板位于引射喷嘴进气管道的下游并紧挨进气管道,起整流和支撑作用;
6)前整流板:前整流板位于引射喷嘴进气管道的上游并紧挨进气管道,起整流和支撑作用;
7)引射喷嘴:引射喷嘴为超声速拉法尔喷嘴,安装在引射进气管道出口处,产生超声速引射驱动气流;
8)被引射气流进气管道:被引射气流进气管道引入被引射气流;
9)混合室:混合室位于引射喷嘴下游,引射气流和被引射气流在混合室中互相参混;
10)扩压器:扩压器位于混合室下游,其流通面积逐渐增大,混合后的气流在扩压器中减速并增压;
11)平直开槽段:该段位于拉法尔喷管出口,是一沿周向开槽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面,起到增强混合的作用。
其组成部分7)所述引射喷嘴是多个分内外两层且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超声速喷嘴。
所述引射喷嘴是在传统的拉法尔喷嘴出口连接一个沿周向开槽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面,引射气流和被引射气流通过圆柱面的开槽部分逐渐相互接触。
所述引射喷嘴的平直开槽段的开槽形状为矩形槽。
所述引射喷嘴的平直开槽段的开槽间隔沿周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用于引射器设计,可提高引射效率,降低能耗;
2、用于引射器设计,可以减小尺寸,降低引射器制造难度;
3、本装置可以减少引射器的排气噪声;
4、本装置可以承受较大的气流冲击;
5、本装置可以用于被引射气流含腐蚀和杂质的环境;
6、本装置可以用于被引射气流为高温气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射喷嘴排列示意图;
图3为引射喷嘴开槽示意图;
图4为引射喷嘴开槽角度示意图。
图中标号:1—引射进气主管,2—引射进气分流管,3—集气室,4—引射喷嘴进气管,5—后整流板,6—前整流板,7—引射喷嘴,8—被引射气流进气管,9—混合室,10—扩压器,11—引射气流,12—被引射气流,13—混合后气流,14—平直开槽段, 16—未开槽部分扇面角度,17—开槽部分扇面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开槽多喷嘴增强混合引射器,该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1)引射进气主管道1:该主管道引入在引射器中起驱动作用的主动气流;
2)引射进气分流管道2:分流管道将引射进气主管道1的气流分流并对称引入集气室3;
3)集气室3:集气室3稳定气流并为引射喷嘴7供气;
4)引射喷嘴进气管道4:喷嘴进气管道4从集气室3引气为引射喷嘴7供气;
5)后整流板5:后整流板5位于引射喷嘴进气管道4的下游并紧挨进气管道,起整流和支撑作用;
6)前整流板6:前整流板6位于引射喷嘴进气管道4的上游并紧挨进气管道,起整流和支撑作用;
7)引射喷嘴7:引射喷嘴7为超声速拉法尔喷嘴,安装在引射进气管道出口处,产生超声速引射驱动气流;
8)被引射气流进气管道8:被引射气流进气管道8引入被引射气流12;
9)混合室9:混合室9位于引射喷嘴7下游,引射气流11和被引射气流12在混合室9中互相参混;
10)扩压器10:扩压器10位于混合室9下游,其流通面积逐渐增大,混合后的气流在扩压器10中减速并增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用便于装配的耐磨型泵轴
- 下一篇:高速高压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