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残余星间速度原理反演地球重力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1294.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7/00 | 分类号: | G01V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残余 速度 原理 反演 地球 重力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残余星间速度原理反演地球重力场的方法,其特征如下:
步骤一:卫星观测数据采集
(1)通过星载激光干涉测距仪获取星间速度通过星载GPS接收机获取双星轨道位置(r1,r2)和双星轨道速度通过星载加速度计获取作用于双星的非保守力(f1,f2);
(2)利用9阶Runge-Kutta线性单步法和12阶Adams-Cowell线性多步法数值模拟公式获取双星参考轨道位置和双星参考轨道速度
(3)参考星间速度通过参考轨道速度计算获得其中,表示相对参考轨道速度矢量,表示第一颗参考卫星指向第二颗参考卫星的参考单位矢量,表示相对参考轨道位置矢量,和表示双星的参考轨道位置矢量;
(4)参考非保守力通过DTM2000阻力温度模型计算获得;
(5)通过国际公布模型DE-405、IERS96和CSR4.0联合计算获取作用于双星的保守力(F1,F2)和参考保守力
步骤二:残余星间速度观测方程建立
在地心惯性系中,基于牛顿插值原理,单星轨道速度的泰勒展开表示如下
其中,
单星参考轨道速度的泰勒展开表示如下
基于公式(1)-(2),单星残余轨道速度的泰勒展开表示如下
其中,
基于公式(3)的一阶时间导数,单星残余轨道加速度的泰勒展开表示如下
其中,
基于公式(4),双星残余轨道加速度差分的泰勒展开表示如下
其中,和分别表示轨道速度差分矢量和轨道加速度差分矢量,和表示双星的轨道速度矢量,和表示双星的参考轨道速度矢量,和表示双星的轨道加速度矢量,和表示双星的参考轨道加速度矢量;
双星残余轨道加速度差分的视线分量表示如下
其中,e12=r12/|r12|表示第一颗卫星指向第二颗卫星的单位矢量,r12=r2-r1表示双星的轨道位置差分矢量,r1和r2分别表示双星的轨道位置矢量;
引入激光干涉测距系统的高精度残余星间速度进一步提高地球重力场精度,其中和分别表示星间速度和参考星间速度;可被改写为
其中,
基于误差传播原理,为了有效降低将公式(7)中的替换为因此,公式(6)可改写为
其中,
在公式(8)中,取插值点数n=2,4,6,8,得到2点、4点、6点和8点残余星间速度公式
在公式(8)中,的具体形式表示如下
其中,δT12表示作用于双星的残余地球扰动引力差;表示除地球引力之外的残余保守力差,F1和F2表示作用于双星的保守力,和表示参考保守力;表示残余非保守力差,f1和f2表示作用于双星的非保守力,和表示参考非保守力;表示残余地心引力差,g1和g2表示双星的地心引力,和表示参考地心引力
其中,GM表示地球质量M和万有引力常数G的乘积,分别表示双星的地心半径,x1(2),y1(2),z1(2)表示轨道位置矢量r1(2)的3个分量;
通过将公式(13)和(14)代入(8),残余星间速度观测方程表示如下
其中,表示残余地球扰动位的一阶梯度,V1和V2表示地球扰动位,和表示参考地球扰动位
其中,r,θ,λ分别表示地心半径、地心余纬度和地心经度,Re表示地球平均半径;表示正规化的缔合Legendre函数,l表示阶数,m表示次数;和表示待估的地球引力位系数;
步骤三:地球重力场反演
基于残余星间速度观测方程(15),利用激光干涉测距仪的星间速度、GPS接收机的轨道位置和轨道速度、加速度计的非保守力、以及双星的参考非保守力、保守力和参考保守力,求解地球引力位系数和最终通过地球引力位系数的集合建立全球重力场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2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