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码系统和喷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657.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夏习林;刘志伟;谢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01 | 分类号: | B41J3/01;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枫凯文律师事务所 11366 | 代理人: | 杨思东 |
地址: | 10008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码系统和喷码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码生成器与喷码机之间交互次数的喷码系统和喷码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完成对一个生产线上的产品喷印唯一码,现有的喷码方法为(1)码生成器生成一个唯一码,发向喷码机;(2)喷码机接收到唯一码;(3)喷码机的电眼检测到有包装的产品经过,将接收到的唯一码喷到包装上;(4)喷码机向码生成器发送回复信号,告诉码生成器完成喷印;(5)码生成器接收到喷印完成信号,返回步骤(1),循环操作。
这种现有的喷码方法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一个码只喷印到一个包装上的要求,实现了最终对每个产品进行追溯的功能。但是当生产速度较快时,如每小时达到24000包时,由于码生成器与喷码机之间的频繁交互降低了运行速度,导致喷码过程中出现大量重码或白包,使后续建立的追溯系统根本无法实现对产品的质量追溯功能,造成一旦有消费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则生产企业将无法实施对同批次产品的定向追踪回收,使生产与销售脱钩,生产与消费脱钩,对消费者的安全造成隐患,不能满足生产企业及消费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喷码机与码生成器之间的直接交互次数的喷码系统和喷码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码系统,包括按照信号输送顺序连接的外接电眼、安装有码生成器的工控机、以及喷码机,喷码机上安装有自带电眼。
对于上述喷码系统,外接电眼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到工控机。
对于上述喷码系统,按照包装在生产线上的输送顺序外接电眼位于喷码机的上游或下游。
一种喷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外接电眼检测到有包装要通过时,向工控机发送信号提示有包装经过;
步骤2,工控机上的码生成器收到来自外接电眼的信号时,生成唯一码并将所生成的唯一码发送到喷码机,喷码机按收到的顺序保存唯一码;
步骤3,喷码机自带电眼检测到包装要经过时,将喷码机中排在最前面的唯一码喷印到包装上。
对于上述喷码方法,对于沿着生产线外接电眼位于喷码机下游的情况,所述喷码方法还包括:
步骤01,工控机上的码生成器在启动时按照编码规则生成预定数量的唯一码并发送到喷码机中,喷码机按收到的顺序保存唯一码;
步骤02,喷码机自带电眼检测到包装要经过时,将喷码机中排在最前面的唯一码喷印到包装上;
步骤03,直到外接电眼检测到第一个包装经过,即执行步骤1。
对于上述喷码方法,步骤1进一步包括:外接电眼提示可编程控制器有包装经过,当可编程控制器收到外接电眼发送的信号时,判断是否是误触发,如果是误触发,则向工控机发送误触发信号,如果是正常信号,则发送正常信号;
步骤2进一步包括:当工控机上的码生成器收到可编程控制器发送的信号时,判断信号的类型,如果为误触发,则发出误触发报警,如果是正常信号则生成唯一码,并将所生成的唯一码发送到喷码机中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的优点如下:
提高了喷码机的喷印速度和喷印准确度,使现有产能提高50%以上,可以在每小时24000个产品包至每小时35000个产品包、甚至在更高生产速度的情况下,有效实现对包装的喷码,实现一包一码。有效提高了生产企业的速度,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提高了最终对每个产品进行追溯的效果并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喷码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喷码系统包括按照信号输送顺序连接的外接电眼1、安装有码生成器21的工控机2、以及喷码机3。喷码机3上安装有自带电眼。
优选地,外接电眼1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即PLC)4连接到工控机2。
外接电眼1,用于检测生产线上是否有包装通过,当检测到包装时,向PLC4发送信号。
PLC4:用于实现外接电眼1与工控机2的通信连接,实现屏蔽误触发,负责将外接电眼1的有效信号发向码生成器21,通知码生成器21生成唯一码,发向喷码机3。
工控机2:码生成器21的安装平台,提供码生成器21与PLC4通信的接口从而实现码生成器21与外接电眼1之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