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带天线装置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363.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健一;白木浩司;西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01;H01Q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带 天线 装置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频带的天线装置进行设计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装载于移动电话终端等小型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多频带天线装置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终端等小型的通信终端设备中,为了对应多个频带,例如如专利文献1、2所示使用多频带天线。
专利文献1示出了一种多频带天线装置,该多频带天线装置具备与共用的供电部相连接的低频带用的辐射元件和高频带用的辐射元件,这些辐射元件的开放端相互邻近。图7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多频带天线装置的展开图。在该例子中,具备从供电点1到分支点为止的供电部、由线路3、4、5构成的低频带用辐射元件、以及由线路6、7构成的高频带用辐射元件。
专利文献2示出了一种多频带天线装置,该多频带天线装置具备辐射电极经由频率可变电路与供电电极相连接而成的第1天线部、以及由追加辐射电极和供电电极构成的第2天线部,所述追加辐射电极与频率可变电路的中途相连接且前端开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3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45081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包括专利文献1、2所示的那种多频带天线装置在内,在设计多频带天线装置时,关于以下天线设计要素一般需要满足规定的特性。
(a)低频带的辐射效率
(b)高频带的辐射效率
(c)反谐振频率
(d)低频带的谐振频率
(e)高频带的谐振频率
此处,“低频带的辐射效率”是在λ/4的基本模式下进行激振的辐射模式下的效率,“高频带的辐射效率”是在3λ/4的高次谐波模式下进行激振的辐射模式下的效率。“反谐振频率”是辐射元件长度为λ/2的频率,从供电点来看是开放的,是电力效率最低的频率。
在“天线效率=辐射效率×电力效率”的关系中,上述(a)(b)(c)与辐射效率相关,(c)(d)(e)与电力效率相关。
以往,使辐射元件在中途分支,分别对一路分配低频带用的辐射元件,对另一路分配高频带用的辐射元件,各自的谐振频率通过辐射元件的长度和两个辐射元件之间的间隔来调整所述特性。
但是,在以往的设计方法中,无法对辐射效率和电力效率单独进行控制,两者成为交替换位的关系。因此,由于辐射效率高的辐射元件的形状与电力效率高的辐射元件的形状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多次交替换位。
例如,以下述次序进行设计。
(1)在低频带用辐射元件的开放端与高频带用辐射元件的开放端之间设置间隔,并决定这两个辐射元件的图案,使低频带用的辐射元件的开放端和高频带用的辐射元件的开放端位于离接地导体最远的位置。
(2)对从供电点到辐射元件的分支点为止的长度C、低频带用辐射元件的长度A、高频带用辐射元件的长度B、以及两个辐射元件的开放端之间的间隔Gap进行规定。
(3)调整长度A、长度C、以及间隔Gap,使低频带的频率(在低频带中回损最小的频率)成为规定值。
(4)调整长度B、长度C、以及间隔Gap,使高频带的频率(在高频带中回损最小的频率)成为规定值。
(5)调整长度A、长度B、以及间隔Gap,使反谐振点的频率成为规定值。
(6)调整长度A、以及间隔Gap,使低频带的辐射效率成为最大。
(7)调整长度B、以及间隔Gap,使高频带的辐射效率成为最大。
(8)检查上述(3)~(7)的各个特性值,只要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就返回(3)再次进行调整操作。
图9是示出与上述各个尺寸的调整所引起的各个特性的变化量的关系的图。如此一来,尺寸A、B、C、Gap中的任何一个尺寸都会随着该调整而与上述五个特性中的多个特性联动地发生变化。因此,无法不管其他特性对需要调整的规定的特性单独进行调整,在设计上非常耗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具有期望的特性的多频带天线装置的多频带天线装置的设计方法。
[用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汽车衣帽架内饰板部件
- 下一篇:一种富氧燃烧热量利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