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0039.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盛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10 | 分类号: | C25B1/10;C25B9/0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交换 电解水 装置 | ||
1.一种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透性离子组件(2)及普通加强膜组件(4)分别固定设置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分隔为储水腔(1)、氢气生成腔(3)及氧气生成腔(5);所述的多孔透性离子组件(2)及普通加强膜组件(4)的两侧表面的周边均设置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透性离子组件(2)由顺序压合在一起的左侧支撑抗压金属件(16)、左侧多孔催化层(17)、多孔透性离子膜(18)、右侧多孔催化层(19)及右侧支撑抗压金属件(20)构成,其中左侧支撑抗压金属件(16)与储水腔(1)相接触,右侧支撑抗压金属件(20)与氢气生成腔(3)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支撑抗压金属件(16)覆盖在左侧多孔催化层(17)上,并设有一个接线端子Ⅰ(6)与外界电源正极相连;左侧多孔催化层(17)用于将氢气分解成氢离子,材料采用表面布满小孔的碳载铂介质催化层;左侧多孔催化层(17)只允许水分子和质子通过,而不允许氢分子自由通过;多孔透性离子膜(18)为表面布满小孔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右侧多孔催化层(19)用于促进氢离子重新生成氢气,材料采用表面布满小孔的碳载铂介质催化层;右侧支撑抗压金属件(20)覆盖在右侧多孔催化层(19)上,并设有一个接线端子Ⅱ(7)与外界电源负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侧支撑抗压金属件(16、20)均采用表面布满小孔的钛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生成腔(3)的宽度小于2毫米,在顶端设有氢气出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加强膜组件(4)由左侧膜电极支撑金属件(21)、普通膜电极(22)及右侧膜电极支撑金属件(23)依序压合成型的高活性零极距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侧膜电极支撑金属件(21、23)均采用表面布满小孔的介质材料,且分别完全覆盖在它们中间的普通膜电极(22)上,外部分别设置接线端子Ⅵ、Ⅲ(13、12)外界电源连接;其中,左侧膜电极支撑金属件(21)的接线端子Ⅵ(13)与外界的电源负极连接,右侧膜电极支撑金属件(23)的接线端子Ⅲ(12)与外界的电源正极连接;左、右侧膜电极支撑金属件(21、23)材料分别采用表面布满小孔的316L和301L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腔(1)的顶端设有进水口(15)与进水管路(14)相连,底端设有出水口(9)与出水管路(8)相连;氧气生成腔(5)的顶端设有氧气输出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盛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盛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00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透射式快速反射镜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内圆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