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822.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史蒂夫·契克;王辉;李佩青;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纳赫(上海)工业仪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邬玥;葛强 |
地址: | 2003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 ||
1.一种多用途带,该多用途带用于保持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
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具有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硬质段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装置;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硬质段具有能够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附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之间的第三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第三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之间的第三硬质段和第四硬质段,其中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三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四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硬质段的第二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硬质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硬质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一端之间的至少一个硬质段,以及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硬质段。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第一端的至少一个硬质段。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硬质段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段和所述附接机构包括能够相互吸附的磁性材料,从而使所述附接机构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机构制成为磁扣,所述第一硬质段包括磁性金属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机构是构造成能够使所述附接机构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的夹子。
12.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段和附接机构上分别包括能够彼此结合的粘扣带,从而使所述附接机构附接至所述第一硬质段。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构造成钩状。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相邻硬质段通过柔性的带或片状物彼此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途带进一步包括柔性织物带,所述硬质段埋入所述织物带内并且两个相邻硬质段之间具有间隔。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段和第二硬质段具有细长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段比所述第二硬质段长。
1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段比所述第二硬质段、第三硬质段和第四硬质段中的任何一个都长。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段中的一个比其他硬质段宽。
20.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检测装置、信号输出装置或校准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万用表、遥控器或校准器。
22.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硬质段由塑料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纳赫(上海)工业仪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丹纳赫(上海)工业仪器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8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玻璃微珠/聚氯乙烯组份型电线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致变色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