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626.3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平;孙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4 | 分类号: | F27B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终点 温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结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系统主要包括烧结台车、混合机、主抽风机、环冷机等多个设备,其总的工艺流程参见图1所示:各种原料在配料室1配比,形成混合物料,然后进入混合机2混匀和造球,再通过圆辊给料机3和九辊布料机4将其均匀散布在烧结台车5上形成物料层,点火风机12和引火风机11为物料点火开始烧结过程。烧结完成后得到的烧结矿经单辊破碎机8破碎后进入环冷机9冷却,最后经筛分整粒后送至高炉或成品矿仓。其中,烧结过程需要的氧气由主抽风机10提供,烧结台车5下方设置有多个竖直并排的风箱6,风箱下方为水平安置的大烟道(或称烟道)7,大烟道7与主抽风机10相连,主抽风机10通过大烟道7及风箱6产生的负压风经过台车,为烧结过程提供助燃风。
在烧结过程中,烧结终点的位置(BTPP )和温度(BTPT)是关键因素,如图2所示,烧结终点的位置是物料烧结过程形成的温度曲线顶点对应的风箱位置,烧结终点的温度是物料烧结过程形成的温度曲线顶点对应的物料温度,烧结终点是物料层已经烧透但没有形成过烧的点。目前的烧结控制过程中,通常将烧结终点确定在一个预先设定的位置,例如:倒数第二个风箱的位置。
但这种将烧结终点调整到预先设置位置的控制过程,容易导致烧结终点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图2示出了烧结终点位置和温度关系图。图2中,温度曲线S1、S2和S3的温度最高点都出现在22号风箱位置(倒数第二个风箱),但曲线S1在该位置的温度近500度,温度过高反映了燃料的浪费;曲线S3在该位置的温度不到200度,温度过低反映了物料可能没有烧透,这会导致高比例的返矿,即不合格的烧结矿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将烧结终点的温度控制在固定范围,在节省燃料的基础上,保证烧结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烧结终点温度;
判断所述烧结终点温度与预先设置的烧结终点温度范围的关系;
如果所述烧结终点温度正常,逐步将风箱风门开度调节到设定风箱风门范围的最大值;
如果所述烧结终点温度过低,减小料层厚度;
如果所述烧结终点温度过高,增加料层厚度。
一种烧结终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烧结终点温度;
温度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烧结终点温度与预先设置的烧结终点温度范围的关系;
厚度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烧结终点温度过低时,减小料层厚度;当所述烧结终点温度过高时,增加料层厚度;
风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烧结终点温度正常时,逐步将风箱风门开度调节到设定风箱风门范围的最大值。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首先检测烧结终点温度,然后判断烧结终点温度与预先设置的烧结终点温度范围的关系,根据烧结终点温度的判断结果,调节料层厚度和风箱风门,以使得烧结终点温度落在预先设置的烧结终点温度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采用料层厚度和风箱风门开度相结合的调节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烧结终点的温度控制在固定范围,避免烧结终点温度过高导致燃料浪费,尽量提高烧结过程的产量,以及烧结终点温度过低导致不合格的烧结矿产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烧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烧结终点位置和温度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烧结终点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烧结终点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烧结终点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烧结终点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