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卧式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9589.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王长江;郑宇华;郭遥;陆燕君;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卧式 吊装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卧式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应用于电气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电机在安装时,一般是将比较重的定子固定不动,再将转子装入,由于大型转子很重,在安装时都需要借助吊具来安装。现在一般的电机转子吊具有两种,一种结构比较复杂,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另一种虽结构简单,但不实用,操作劳动强度大,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电机组装一般采用立式组装,需要立式吊运,该方法有以下缺点:一、必须配备组装变位机;二、转子需要立起来,立起来过程中可能磕伤转轴、端盖等;三、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因此,如何可靠、高效、低成本地吊装转子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卧式吊装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吊装转子时质量控制难度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转子卧式吊装装置,其形状为“7”字形,包括一体成形的水平吊臂和垂直吊臂,所述水平吊臂上设有可沿水平吊臂移动且带有紧固螺栓的吊钩;水平吊臂的末端设有带止动螺栓的止动挡板,用来防止吊钩脱出;垂直吊臂上设有控制杆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来装入转子的转轴,安装孔内设计有与转轴相适应的配合锥度面,安装孔的一侧设有用来防止转轴滑出的转轴紧固块。
所述转子卧式吊装装置的配合锥度面、安装孔可以根据转子转轴的尺寸不同而设定。根据不同的转子可以设计不同规格的转子卧式吊装装置。吊钩的位置可以根据转子的中心不同而确定。吊装过程中将转轴紧固块装入转子转轴的螺纹孔,防止转轴滑出。所述水平吊臂末端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止动挡板固定在水平吊臂末端,防止吊钩脱出。
所述转子卧式吊装方法,采用上述转子卧式吊装装置来实现转子的吊装。其具体步骤是:先将转子的转轴装入垂直吊臂上的安装孔,注意配合锥度面装好转子转轴,然后将转轴紧固块装入转子转轴的螺纹孔,调节吊钩的位置,确保转子中心与吊钩吊装位置一致,紧固好紧固螺栓,确保吊钩位置固定,通过吊钩起吊,同时通过操纵控制杆,实现转子的卧式吊装。
采用本发明,成本低廉,性能可靠,效率高,安装转子方便,所采用的转子卧式吊装装置结构简单,适用,安装便捷,维护方便,适宜批量化生产。转子卧式吊装装置的配合锥度面、安装孔可以根据转轴的尺寸进行模块化更改,吊钩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转子的中心不同进行移动,吊运转子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中的转子卧式吊装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转子卧式吊装装置,其形状为“7”字形,包括一体成形的水平吊臂和垂直吊臂,所述水平吊臂上设有可沿水平吊臂移动带有紧固螺栓5的吊钩6;水平吊臂的末端设有带止动螺栓7的止动挡板8,用来防止吊钩6脱出;垂直吊臂上设有控制杆4和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用来装入转子的转轴,安装孔2内设计有与转轴相适应的配合锥度面1,安装孔2的一侧设有用来防止转轴滑出的转轴紧固块3。
所述转子卧式吊装装置的配合锥度面1、安装孔2可根据转子转轴的尺寸不同而设定。根据不同的转子可设计不同规格的转子卧式吊装装置。吊钩的位置可根据转子的中心不同而确定。吊装过程中将转轴紧固块3装入转子转轴的螺纹孔,防止转轴滑出。水平吊臂末端设有相应的螺纹孔,通过拧紧止动螺栓7可将止动挡板8固定在水平吊臂末端,防止吊钩脱出。
所述转子卧式吊装方法,采用上述转子卧式吊装装置来实现转子的吊装。其具体吊装步骤是:先将转子的转轴装入垂直吊臂上的安装孔2,注意配合锥度面1装好转子转轴,然后将转轴紧固块3装入转子转轴的螺纹孔,调节吊钩6的位置,确保转子中心与吊钩6吊装位置一致,紧固好紧固螺栓5,确保吊钩6位置固定,通过吊钩6起吊,同时辅助调节控制杆4,即可安全、快捷的吊起转子,实现转子吊装。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结构移动终端
- 下一篇:节点相邻关系的建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