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肽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8632.7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双青;刘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38/55;A61K47/42;A61K47/18;A61K47/26;A61P7/04;A61P41/00;A61P1/18;A61P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23305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肽酶 干粉 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抑肽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肽酶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纤维蛋白溶酶等均有抑制作用,分子式为C284H432N84O79S7,分子量6511.44。可用于体外循环或其它手术,以减少术中或术后渗血;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预防出血;防止术后肠粘连;急性胰腺炎;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现有抑肽酶冻干粉针剂为抑肽酶加适量冻干保护剂的无菌冻干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生产工艺为:药液配制—灌装半加塞—冷冻干燥、压塞—轧盖—目检—包装。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抑肽酶为酶类生化药物,在水溶液中稳定性较差,按照现有处方工艺抑肽酶在经历整个生产过程后,在有效期内,产品质量呈现不稳定性,效价下降达到10%以上。(2)采用5%HCl溶液或5%NaOH溶液作为pH调节剂,冻干前药液的pH值与冻干后复溶药液的pH值波动较大。(3)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冻干时间超过22小时,冻干时间越长,抑肽酶处于非干燥状态时间越长,产品质量越不稳定,能耗越大,生产成本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肽酶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抑肽酶冻干粉针剂所述冻干粉针剂的组成如下:
所述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处方量的甘露醇加水溶解,加入2‰活性炭,煮沸,保温15分钟(优选15分钟)后,过滤脱炭,得溶液①;
2)将处方量的精氨酸、人血白蛋白混合,加水溶解,得溶液②;
3)将处方量的粉状抑肽酶,用25℃以下的水溶解得溶液③;
4)将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混合,添加25℃以下的水补足至10L总体积,调pH值5~7,过滤除菌后,冷冻干燥。
步骤4)中调pH值优选使用的pH调节剂为5%磷酸溶液或5%磷酸钠溶液。
步骤4)中过滤优选使用0.22μm孔径的滤膜。
步骤4)中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
a.预冻:将步骤4)中经过滤除菌得到的滤液在-35℃以下放置2小时;
b.一次干燥:真空度20Pa以下,1小时升温至6℃,保温3小时;
c.二次干燥:真空度控制在10-20Pa,1小时升温至12℃,保温2小时,然后1小时升温至35-38℃,保温5小时,冻干16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在本发明的抑肽酶冻干粉针剂生产工艺中,辅料选用精氨酸和人血白蛋白主要起保护有效成分抑肽酶的作用;选用甘露醇作冻干赋形剂,可使冻干成形。
(二)pH调节剂选用5%磷酸溶液或5%磷酸钠溶液可以使配制药液的pH值与产品冻干后再复溶的药液pH值保持一致,从而使产品质量更稳定。
(三)本发明采用改进的冷冻干燥工艺:由于抑肽酶在溶液状态下易降解,缩短冻干时间可使抑肽酶尽快脱离非干燥状态,采用本发明的冻干工艺,将冻干时间由22小时左右缩短至15-17小时,使抑肽酶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保证。在有效期内,产品质量稳定,效价下降控制在5%以内。同时,由于缩短冻干时间,降低能耗达20%,在不增加硬件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可提高产能20%左右,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产品稳定性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的规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抑肽酶冻干粉针剂的制备
规格28单位;批号081112;产量10000瓶。
(1)处方:抑肽酶28万单位;精氨酸10g;人血白蛋白5g;甘露醇100g,注射用水加至10000ml。
(2)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