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涤纶织物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8601.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蔡丽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华智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98 | 分类号: | D06M13/29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涤纶 织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涤纶织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的安防意识的增强,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室内装饰织物、沙发、床上用品、电热毯等有些部位均是由纺织织物制成。对于高温作业领域的金属冶炼工人、消防人员来说,需要阻燃、耐热的防护服隔离高温热源的辐射热,防止熔融飞溅物或火花的烫伤和灼伤,同时防止热蒸汽的冲击,因此由阻燃且耐热面料制成的防护服对保护高温作业领域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工作有极大作用。传统阻燃织物虽然阻燃效果好,但人穿着不舒适,不能给人以享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涤纶织物的制造方法,该织物穿着舒适,亲肤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燃涤纶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为:
(1)将季戊四醇和三氯化磷加入到装有有剂溶剂的四口烧瓶中,往所述四口烧瓶中通入氯气,反应一定时间后改为继续通环氧乙烷气体,待溶液变为透明后停止反应得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
(2)将所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放入到装有水的浸轧容器中,涤纶织物在水中浸渍一定时间,通过协作滚轮挤压后固化得到阻燃涤纶织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氯化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反应时间为2-3小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浸渍时间为1-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阻燃涤纶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阻燃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手感和穿着舒适性,织物面料强度好、弹性好、尺寸稳定,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制造方法简单,工序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排放,极好的实现了低碳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1)将季戊四醇和三氯化磷加入到装有四氯化碳的四口烧瓶中,往所述四口烧瓶中通入氯气,反应3小时后改为继续通环氧乙烷气体,待溶液变为透明后停止反应得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
(2)将所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放入到装有水的浸轧容器中,涤纶织物在水中浸渍1.5小时,通过协作滚轮挤压后固化得到阻燃涤纶织物。
实施例二:
(1)将季戊四醇和三氯化磷加入到装有四氯化碳的四口烧瓶中,往所述四口烧瓶中通入氯气,反应2.5小时后改为继续通环氧乙烷气体,待溶液变为透明后停止反应得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
(2)将所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放入到装有水的浸轧容器中,涤纶织物在水中浸渍2小时,通过协作滚轮挤压后固化得到阻燃涤纶织物。
实施例三:
(1)将季戊四醇和三氯化磷加入到装有四氯化碳的四口烧瓶中,往所述四口烧瓶中通入氯气,反应3小时后改为继续通环氧乙烷气体,待溶液变为透明后停止反应得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
(2)将所述氯代磷脂型阻燃剂放入到装有水的浸轧容器中,涤纶织物在水中浸渍1小时,通过协作滚轮挤压后固化得到阻燃涤纶织物。
本发明揭示的阻燃涤纶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阻燃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手感和穿着舒适性,织物面料强度好、弹性好、尺寸稳定,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制造方法简单,工序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排放,极好的实现了低碳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华智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华智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喀斯特山地桑果树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