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8584.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王勋章;王硕;付学红;鲁荆林;胡慧林;张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44;C08F2/24;C08L25/12;C08L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耐候性 苯乙烯 树脂 共混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以乙烯基氰-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为内核,中间层为聚丙烯酸丁酯或无共轭双键橡胶聚合物,外层接枝上乙烯基氰-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接枝链,粒子尺寸在50nm-800n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氰-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是由10-60重量份乙烯基氰化合物和90-40重量份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共聚物,具有80,000-250,000的重均分子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无共轭双键橡胶聚合物为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乙烯基氰化合物为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三层核壳结构,最内层为常温玻璃态相,中间层为常温橡胶相,最外层为常温玻璃态相。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核层的制备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反应器中,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为90-40重量份,乙烯基氰10-60重量份,引发剂0.1-10重量份,乳化剂2-10重量份,去离子水100-300重量份,交联剂0.1-10重量份,氮气保护,搅拌,于50-85℃聚合4-15小时,得到核种子乳液;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烷基芳基磺酸盐、碱金属硫酸盐、磺化烷基酯、脂肪酸盐、松香酸烷基盐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硫酸亚铁的复合引发体系;
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
2)中间层接枝聚合
制备聚丙烯酸丁酯或无共轭双键橡胶聚合物中间层的聚合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法制备:反应器中,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核种子乳液15-70重量份,引发剂0.1-10重量份,乳化剂2-10重量份,交联剂0.1-10重量份,接枝剂0.1-10重量份和去离子水80-30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或无共轭双键橡胶聚合物单体30-85重量份,反应时间为4小时-24小时得到两层粒子乳液;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烷基芳基磺酸盐、碱金属硫酸盐、磺化烷基酯、脂肪酸盐、松香酸烷基盐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硫酸亚铁的复合引发体系;
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
所述的接枝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3)外层增容链段接枝聚合
外层增容链段接枝聚合采用乳液聚合法:反应器中,按配比加入下述材料:两层粒子乳液40-90重量份,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单体90-40重量份,乙烯基氰化合物单体10-60重量份,引发剂0.1-10重量份,乳化剂2-10重量份和去离子水80-300重量份,反应时间为2小时-6小时,加入抗氧化剂,过滤,凝聚,干燥,得到三层核壳结构ASA接枝共聚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自由烷基芳基磺酸盐、碱金属硫酸盐、磺化烷基酯、脂肪酸盐、松香酸烷基盐或它们的复配物;
所述的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硫酸亚铁的复合引发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5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